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22)

(2022-05-16 17:07:55)
标签:

文化

教育

【原文】《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白话】随便承诺,必定很少能够讲求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必将遭遇很多困难。因此圣人处事还要抱着艰难之心,所以终究没有难成之事。

【解读】末学认为,老子告诉我们的这些处世为人之道,我们如今的人,尤要好好去体悟,这正是我们如今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仔细看看如今的现实,是否是这样?这几句话,是让我们不要轻易承诺,既然承诺了,就要信守承诺;对任何事情不要看得太容易,始终抱着解决困难的心态,反而会觉得不太难。表面上这几句话,不难理解,但真正落实在我们的行为中,就不是很容易了。南怀瑾老师讲:“为人之道,不可轻诺而寡信。”南怀瑾老师还举了《论语》的一段话:“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博施济众,尧舜其犹诸病。’”你看圣人教学生多么严格,让学生别吹牛,尧舜还不能做到,远不及尧舜的人,不要轻易许诺。这一点,我们确实要好好体会,不可轻诺。既然承诺了,就要言出必行。特别是如今的年轻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想的太简单了。下面我们看看,《群书治要》咋讲?

“夫轻诺必寡信”,《群书治要》讲:“不重言也。”要注重行动,不要光看人的言语,要注重行为。“多易必多难”,《群书治要》讲:“不慎患也。”难易、福患都是一体两面,中国人看到一面就应想到另一面,因为本来就是一体,这就是中国的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以圣人犹难之”,《群书治要》讲:“圣人动作举事,犹进退,重难之,欲塞其源也。”“故终无难”,《群书治要》讲:“圣人终身无患难之事,由避害深也。”意味深长,大家可以认真体会一下!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