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17)

(2022-04-22 11:35:13)
标签:

文化

教育

【原文】《老子》: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白话】如果政教宽大无为,人民就会变得敦厚朴实;如果政教明察秋毫,民风就会变得既缺德,也缺钱,更缺知识,贫乏到了极点。灾祸啊,福气依靠在旁;福气啊,灾祸潜伏在中。谁能知道他们转化的微妙呢?意谓人遭祸能反躬自省,断恶修善,则祸去福来;人得福却骄奢淫逸,则福去祸来。

【解读】中华文化的政治哲学,那是个大智慧,决非西方的线性思维所能理解,我们吃西方亏就在这里,现在也跟着他们,学会了实用主义。你可以看看,他们从教学到政府,是不是都是这样?好在我们的根还在,我们老祖宗从来都不是这样教我们的,我们先祖教给我们的是道,让我们顺道而行,这也是我们得以绵延不绝的根基。为政,同样的道理,越管的细,你越管不好,人们越是离心离德;你越管的宽泛,好像是放任自流,人民反而越纯朴、越朴实,也就越容易管理。这种辩证的观点,实在是太伟大了!下面我们看看,《群书治要》是如何理解的。

“其政闷闷”,《群书治要》讲:“其政教宽大,闷闷昧昧,似若不明也。”就是说政教非常宽泛,没有那些苛刻、过分之处,好像是暗昧不明,实质上却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其民淳淳”,《群书治要》讲:“政教宽大,故民淳淳,富厚、相亲穆也。”政教宽泛、广大,民风就变的淳朴、善良,人民也会富足、仁厚,相互之间也变得亲近、和睦。讲到了如何使民风敦厚、朴实、和谐、亲切,那种祥和、宽厚的民风实在是令人向往。“其政察察”,《群书治要》讲:“其政教急疾,言决于口,听决于耳。”也就是说政教迅急、迫切,以言决断,根据耳朵听到的东西决断,随意性很强,我们如今的一些做法,犹于此,这也是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民缺缺”,《群书治要》讲:“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我们可以看看,是不是这样,人和人之间越来越疏远,人情越来越淡薄,不正是这样吗?眼睛就能看到,切身也能体会到。“祸兮,福之所倚”,《群书治要》讲:“倚,因。夫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福兮,祸之所伏”,《群书治要》讲:“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骄恣,则福去祸来。”“孰知其极”,《群书治要》讲:“祸福更相生,无知其穷极时也?”福祸相依,是一体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不可分割的。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