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老师漫谈以正处世原则和因果定律

(2022-03-14 16:21:02)
标签:

文化

教育

前面专讲道德之用,而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又讲起政治的高明道理来了。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是政治的三大原则。《老子》这部书的上半部道经,他是反对战争的。他曾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些都是他在前面所说反对战争的话。

但那是讲“道”,讲本体的道理,而现在讲到“用”的时候,就主张在军事上,应该有充分的准备。譬如一个人,必须有一把刀,但永远不杀人。人需要自卫,而不是去伤害人,也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这就是前章说的,不高亦不卑,不贱亦不贵。所以他告诉我们,对于社会、国家、天下事,要以正道治国。真正的政治,就是“以正治国”,不能用权术,不能用手段,而是用真正诚恳的道德,不能虚诈,不能作假。

至于用兵,在军事哲学作战的运用上,《孙子兵法》曾经告诉我们,“兵者,诡道也”。“诡道”是什么?就是“以奇用兵”,所以用兵要用奇兵。能用奇的,那是上将之才,大将之才。

我们研究历史,《汉书》上所说,陈平帮助汉高祖,六出奇计,助汉高祖统一了天下。当时,张良、陈平、萧何都有功劳,最后陈平功劳最大;所以萧何死后,陈平当宰相,封了侯爵。但在《史记》上的记载,陈平自己说:“吾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发,亦已矣,终不复起,以吾多阴谋也。”奇计是用阴的,如四川话所说,是阴着干的,违反了道德。陈平说,我的后代将来不会有好的果报,功业会被拦腰截断。后来果然如此,陈平自己位至王侯,但只传到孙子一代,功名富贵就结束了,这是陈平自己的预言。

这是历史上的例证,陈平毕竟是道家,学老庄之道的人物,他在人文文化上给我们一个运用上的教训。虽说为了国家天下,不能不出奇计,到底为道家所忌。所以人生在世,要行正道,正道就是诚;许多人学问好,头脑聪明,喜欢诡道、奇计,这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我们讲到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一定是专指用兵,就是个人创业、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将老子这几句稍微修改一下,引申到我们个人身上,“以正做人,以奇做事,以无事创业”。“无事”如何能创业?这就是真本领了。试看,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真正是无事,那会不会创业?

“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是老子学术思想的精华所在,这要特别注意。有一种人,有道德、有学问、又无心于取天下,但他的道德修养,反为天下所归。我们中国上古史中有榜样,尧、舜、禹乃至于周朝的文王父子,尤其是文王,都是“以无事取天下”的。在文王的时代,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一半以上是他的,他决不想动,不想为天下第一人。后来他儿子起来革命,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历史上,始终赞誉文王之德。其实在殷商时代,文王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否是“以奇用兵”来取天下的?不是,而是天下归心,天不敬服于他的道德。如果以现代的观念及术语来说,那是他政治作战的成功;更贴切地说,这是他教化牧养百姓的成功,而最高的原则是道德,是无所求,对百姓毫无所求,这就是“以无事取天下”的道理。

一般人研究《老子》,读了上半部“道经”,当他说“道”的体时,他曾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一般很轻易地认定,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一观念似是而非,实际上,老子并不是绝对反战,是在不得已时才战。我们中国所有的兵家思想、军事哲学,以及《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也和老子这一思想一样。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就是绝对不侵略他人,但是也绝对不接受别人的侵略。所以他并不是反战,相反地,认为军备一定要充足,因为有了足够的军事武力,才可以达到维持国际间的道德与和平。 

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

十几年前,我在日本参加一个有关文化方面的会议,有很多大学校长以及名教授在座。那天开会进行到夜晚的十时余,有一位日本某名大学的校长指定要我说话,我无法推辞,只好发表一些意见。这篇讲辞后来曾以《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为题,在《中央日报》发表。当时我说的内容要点是,一个国家有两件事情最可怕,一是“刀”,就是军事,一是“钱”,就是经济,家庭也是如此。我对他们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你们日本以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可以征服全世界,所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等于一个人,认为自己手中的刀很锋利,于是就挥舞起来,结果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中国,甚至伤害了全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错误、非常可悲的事。

当时,有几位驻日本的年轻外交官正好坐在我身边,他们轻轻扯我的衣襟,意思是希望我少说几句,因为我的话说得很率真,不太客气。

我继续告诉他们说,你们现在有一种思想,比军国主义的思想更厉害。你们现在以为自己有钱,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要用钱来买通全世界;倘若不及时反省,将来所产生的错误,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侵略所得的恶果更为严重。

当时也有人问我对日本的观感,我答复他说,我平日深居简出,这次远行,感到一些疲倦,只在东京游览一圈,并不觉得有任何特别好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能有了二十多年的长时期安定,都可以做到这样,甚至做得更好。日本应该知道,今天日本经济的繁荣发展是从何而来,那是个抗日战争时期三千万军民的血汗生命换来的;因为战后我不索赔偿,让你们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这个以德报怨精神,才使你们有今天。

他们那时正在举行东方文化会议,我告诉他们,你们有东方文化,根本就是中国文化会议。假如你们要说东方化,那看是站在哪一个立脚点,从哪一个角度而言。 (摘自《老子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