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7-12-29 09:03:14)
标签:

课题结题报告

杂谈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  朱云华

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严重的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另外,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践与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校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综上所述,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

4)努力寻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教学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1.课题研究的思路。

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ƒ平常练习严格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④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⑤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⑥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从而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五、本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

实施前期工作: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兴趣爱好的程度。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小组。

具体实施阶段:

1)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在数学课堂中扎实地系统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老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计算、学好数学的信心。

ƒ研讨总结阶段:

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的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应用推开,全面提高我校学生计算的质量。

2.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对比明理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

1)学生对于计算题的兴趣正逐步增强。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中,我逐步改善了数学教学的模式,坚持计算天天练,充分利用教具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逐步增强。学生的计算错题在逐渐减少,计算正确率已达到90%。

3)学生计算能力能力的增强对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计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随着提高了。

另外,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撰写课题博客、写读书笔记,课题组老师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的能力提高了,撰写论文时也有依据了,总之,自身的素质获得了提升。

朱云华老师撰写的《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李凌娟老师撰写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马翠萍老师撰写的《从一年级数学课堂常规训练开始》等论文送盐城市2017年教育学会论文评选。朱云华老师执教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朱健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史忠余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法》、李凌娟老师执教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都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的计算习惯、计算正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年来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于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个别学困生计算正确率还有待于加强,数学学习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数学技能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课题组老师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纠错方法,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大大提高。

1.如何正确把握算法多样和最优化的衔接点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主旨是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思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算法优化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但是,我们从众多的案例中和研讨课堂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往往发现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即只重视多样化,而不注重算法优化。如何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还是我们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一个课题。

2.进一步认识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视口算与估算训练,经常给学生提供口算与估算的机会和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反馈信息可知:学生估算意识的激发一是有赖于教师的“提示”,二是有赖于反复的强调和训练。另外,在有些班级老师不作要求的时候,学生口算与估算的自觉性有待于加强,由此可见,口算与估算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生口算与估算应用意识与应用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经念,在所有班级进行推广。并从低年级开始,不能局现于中高年级。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方案中的几项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0一七年十二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