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8-12-16 19:44:33)
标签:
教育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的学习过程,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一、
1、
2、
一、
1、
精讲:两个数量才可以互相比较。(板书两个数量)
2、
3、
4、
精讲:之前我们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就是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要学习另一种比较的方法,红花的数量和黄花的数量一样多,还可以说红花的数量是黄花数量的1倍。
5、
三、深入探究3倍关系
1、
2、
3、
4、
5、
6、
6、
7、
精讲:倍就是两个数量相互比较,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四、
1、
2、
(1)必须画黄花或者红花吗?
(2)每份必须画3个吗?
(3)画完以后,怎么检验我们画的两种图案是不是3倍关系呢?(是不是有相同的3份)
3、
4、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7、精讲点拨: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不仅能在简单直观的实物中认识倍,还能在抽象的线段图中找到倍,现在甚至能找到数量,求出倍,你们真是太棒了,把掌声送给你们。
二、
1、
2、
3、
精讲:标准不变,另一个数量变了,倍数关系也发生变化。
4、 红花可能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一会儿说是1倍,一会儿又说是2倍?
5、 精讲:标准变了,另一个数量没变,倍数也会发生变化。
6、
五、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