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一萍: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干预措施

(2017-08-31 17:15:01)
标签:

情感

时尚

文化

娱乐

育儿

分类: 心理学知识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干预措施

  当我们支持某人时,我们会使用各种策略来帮助他们避免其出现各种功能障碍,我们希望他们能好转。纯粹的支持性技术如表扬、保证和鼓励,主要是为了促进患者提高自尊。治疗师通过自身的态度向患者表达了接受、尊重和关注。同时治疗师总是向患者示范着适应、合理及良好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表扬

  给予足够的表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支持性技术。这里要注意,表扬是作为适应性行为的强化刺激因子,前提是患者认同该表扬。如“告诉你母亲其实你一直都知道自己很讨厌,这是不错的一步,你认为呢?”。错误的表扬比什么都不说还要糟。虚伪和欺骗不利于良好的关系。

  案例:

  患者:今天早上她一走进我的房间就说:“你怎么还赖在床上?”她不尊重我,我15岁就知道我妈很变态。

  治疗师1:你解释的很好。

  治疗师2:对你来说说出这些事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做了很大的努力。

  而对患者感觉不好的事情进行表扬,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案例:

  患者:我感觉糟透了。在家里什么都没做。

  治疗师:上星期除了坐在家里,还做了什么别的事情吗?(寻求细节)

  患者:哦,看了一场电影……

  治疗师:非常好!(治疗师并不明白此行为对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应该进一步寻求反馈来了解伴随此行为的想法与感受)

  保证

  保证是态度应诚恳,同时必须让患者感到治疗师能够理解其特定的处境。并且要在治疗师的专业能力范围内做出保证。“正常化”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恰当的保证技术。

  案例:

  患者:祖母去世我非常难过,但是我居然没有眼泪。

  治疗师:这是正常的。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悲伤的反应。

  另外,谚语和格言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正常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鼓励

  人们总会期待努力会得到回报,鼓励会唤起记忆。劝告是鼓励的另外一种类型。

  案例:

  患者:我胃口还可以,睡得也还行,就是没有办法做事情。

  治疗师:一个沮丧的人总觉得努力只会徒劳,因此不会想去尝试着做事情。而要摆脱这样的感觉就是强迫着自己做事,即使不喜欢。走出第一步很不容易,一旦迈出第一步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鼓励的另外一层含义是“给予希望”。

  案例:

  患者:上星期我只为我的盆栽浇一浇水,除一除草。我的情绪很糟糕。

  治疗师:D最严重的表现之一就是让人变得悲观和绝望。过去那些美好的事情都仅仅被用来证明现在的你是如何的糟糕。这就是疾病本身的症状。对现在的你而言,做你所能够做的就可以了。一点点的做出改变,小小的改善就足够好了。

  合理化和重构

  合理化和重构是帮助咨客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在合理化和重构是要注意避免唐突的感觉,同时要避免争论或矛盾。

  案例:

  患者:我儿子的房间总是一团糟,太可怕了。

  治疗师:你知道15岁的男孩子大都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让你明明知道这些但却不能接受呢?

  建议

  治疗师向患者提供建议可以满足依赖性的患者,但却可能会剥夺其自身成长的机会。在下面的例子,治疗师2的建议比治疗师1更为有效:

  治疗师:你应该定期做些运动。

  患者:为什么?

  治疗师1: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肥胖对健康有害。

  治疗师2:许多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改善抑郁症状。它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即使你做了但没有效果,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只有当患者认为治疗师的建议与自己的需要相关时,建议才有意义。对于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该就日常生活给予合适的建议:

  案例:早上起床时,你应该穿好衣服,整理床铺。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只有给予患者的报告或陈述的事实之下的建议才是合适有效的。

               肖一萍热线:18818871386

肖一萍: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干预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