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标签:
365 |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惩罚他人。
如果我们威胁他人和实施惩罚,对方常常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
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体罚是最常见的惩罚,指责或否定、不给孩子好处也是一种惩罚。
当你不喜欢他的行为时,请问自己两个问题:我希望他怎么做?我希望他做什么事情?
——————————————————————————————————————————————————
如果冲突双方都能充分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得到对方的理解,那么,双方的需要通过可以同时得到满足。至少,他们可以求同存异。
然而,在有些时候,双方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的对话。例如,有一方也许不想交流,或是危险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就需要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爱的语言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保护自己或对方)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对方。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的屁股或是骂他:“你怎么这么笨!”那么,我们就是在惩罚他。
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是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不会去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想保护他。爱的语言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
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我们认为:我们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
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时,我们希望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攻击性更强。
亲爱的朋友,你想要怎样的生活呢?
版权申明:本文为肖一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等版权信息,以及保留本站网址链接;未经本站和作者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