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蒸发粿‘发糕’有感)

http://cp1.douguo.net/upload/dish/8/2/6/600_8240a34fec9946afb8bfd3af093c0e36.jpeg
林永茂
2018年2月12日
逢年过节发糕蒸,祭祀神灵俗礼承。
笑靥如花黄灿灿,开颜若炬爇腾腾。
象征富贵贞祥物,意蕴平安运势升。
做粿迎新恭五福,作诗辞旧祝三登。
释义:“发粿”(闽南话),又称发糕,是粤东、闽南的传统特色糕点。客家语称之为钵粄、发粄或碗粄,发酵类米制糕粿品。现在的沿海地区,如潮汕、台湾、闽南、海陆丰都有做发粿的传统,寄托着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给予好的意头。逢年过节,拜神祭祀少不了这种糕点,外形像一朵盛开的花朵,于是人们把它称之为“发粿”,发粿最大的特征就是发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有时会在发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发好运,即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古代即流传过年吃发糕以求好兆头。发糕谐音发财、高升,因为发粿寓意着发财、发家等意义,深受群众喜欢。
本律诗结句(尾联)之“五福”是指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典出于《书经》和《洪范》,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三登”是谓五谷一年三熟、连续五谷丰收,并借喻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