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RTK进行点放样和曲线放样
标签:
rtk培训 |
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是通过其特征点在实地上表示出来的。如建筑物的中心、四个角点、转折点等。因此点放样是建筑物和构筑物放样的基础。用RTK进行点位放样同传统放样一样,需要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但不同的是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距离或方向来放样定点,或用全站仪用两点定向后放样定点,而RTK是用2~3个控制点进行点校正,就可在无光学通视(电磁波通视)的条件下进行点位的放样,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
公路、铁路、渠道、输电线以及其他管道工程都属于线型工程,他们的中线通称为线路。这些线路实际上是由空间的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在线路方向发生变化的地段,连接转向处的曲线称为平曲线。平曲线有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圆曲线是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
一般曲线放样方法
圆曲线放样时,首先放样曲线主要点,即ZY(直圆点)、QZ(曲中点)、YZ(圆直点)。α为交点JD上实地测出的偏角,圆曲线半径由设计给出。
一般方法是根据曲线要素放样出曲线主点,再用已放样出的主点放样出其他点,由于放样时是依据已放样的主点,这样容易造成误差的累积。
常规仪器主点测设时,将经纬仪置于交点JD上,以线路方向定向,即自JD起沿两切线方向分别量出切线长T,即可定出曲线起点ZY和终点YZ,然后在交点上后视点ZY(或YZ),拨(180°-α)/2角,得分角线方向,沿此方向量出外矢距E,即得曲线中点QZ。在将仪器架设在ZY(或YZ)用极坐标法或偏角法进行曲线的详细放样。
前一篇: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在测量中的应用
后一篇:哪里学全站仪GPS测量培训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