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集》卷三(上)
(2017-05-11 18:42:06)分类: 《唐代文学研究》课程 |
王建蓉
策杖(一作马)驰山驿,逢人问梓州②。
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
长江③那可(一作日)到,行客④替⑤生愁。
一一丨丨丨,丨丨丨一一。
①令狐相公:令狐楚。
②梓州:唐剑南道东川理所,今四川三台。
③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今四川遂宁。
④行客:指贾岛自己。
⑤替:更替。
翻译:我扶着手杖向山中驿站前行,遇到行人就跟他们询问去梓州的路怎么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长江县啊?我更替不断的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系年:作于开成二年10月赴梓州途中。
3.2《哭柏岩和尚①》
苔覆石床②新,师曾占几春。
写③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④关松雪,经房锁隙尘⑤。
自嫌⑥双泪下,不是解空人⑦。
①柏岩和尚:宋·释赞宁《宋高僧传》中《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记载:
“释怀晖,姓谢氏,泉州人也。宿植根深出尘志远,迨乎进具乃尚云游。贞元初礼洪州大寂禅师,顿明心要。时彭城刘济颇德晖互相推证,后潜岨崃山。次寓齐州灵岩寺,又移卜百家岩。泉石幽奇,苦于禅子请问繁杂,上中条山行禅法,为法者蹑迹而往,蒲津人皆化之。元和三年宪宗诏入于章敬寺,毗卢遮那院安置。则大历中敕应天下名僧大德三学通赡者,并丛萃其中,属诞辰多于此修斋度僧焉。晖既居上院为人说禅要,朝寮名士日来参问,复诏入麟德殿赐斋推居上座。元和十年乙未冬示疾,十二月十一日灭度,春秋六十二。越明年二月,门人智朗、志操等奉全身葬于灞桥北原。敕谥大宣教禅师,立碑于寺门。岳阳司仓贾岛为文述德焉。”《全唐文》卷五百一权德舆《唐故章敬寺百岩大師碑铭并序》:“师讳怀晖,姓谢氏,东晋流寓,今为泉州人。孩提秀发,博究书术,一旦慨然曰:我之祖先,今安在耶?四肢百体,视听动用,孰使之然耶?漼然雨泣,改服缁褐,志在楞伽,行在曹溪。得圆明清净之本,去妄想因缘之习,百八句义,照其身心。心离文字,化无方所,於是抵清凉,下幽都,登徂徕,入太行。所至之邦,蒙被法味,止於太行百岩寺,门人因以百岩号焉。元和三年,有诏徵至京师,宴坐於章敬寺,每岁召入麟德殿讲论,後以疾固辞。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恬然示灭,其年六十,其夏三十五。弟子智朗、志操等,以明年正月,起塔於灞陵原。”
②石床:用石头做的卧具。
③写:引齐文榜老师《贾岛集校注》的注释:写,摹写、摹画。此指写真。王建《题柏岩禅师影堂》云“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亦提及柏岩画像,可见柏岩确有写真留下。
④塔院:用以供奉佛骨的地方。
⑤隙尘:在透过隙缝的光柱中游动的尘埃。
⑥自嫌:自己不满自己。
⑦解空人:僧人。此句的精彩之处在于佛教讲求万事皆空,生死乃自然规律,而贾岛现在却因柏岩和尚的圆寂而伤心落泪,这是不符合佛法道义的,故贾岛深感惭愧,慨叹自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翻译:青苔遮盖住的石床还很新,柏岩和尚曾经在这上面度过了多少个春天。如今写真留下的只有他传道的身影,被焚烧的是他坐禅的身躯。塔院把松雪关在了门外,经房锁住的是游动的灰尘。想到这些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真是嫌弃自己不是得道的僧人。
系年:作于元和10年。
3.3《山中道士》
头发梳千下①,休粮②带瘦容。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③
白石通宵煮④,寒泉尽日舂。
不曾离隐处,那得⑤世人逢。
①道教有梳头发养生的说法。
②休粮:即辟谷,不食五谷。
③言道士在山中隐居之久。
④煮白石:乃道家养生之法,煮白石为粮。
⑤那得:怎会,怎么。
翻译:山中道士的头发梳了上千下,因为不食五谷他面带瘦容。昔日养的小鸟如今变成了大鹤,曾经种下的种子也长成了高大的青松。白石整夜整夜的煮着,伴随的是泉水撞击石头发出的如舂米一般的声音。因为道士不曾离开过自己隐居的山林,所以世人哪会和他相逢呢。
3.4《就可公宿》①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②闻。
静语终灯焰,余生许峤云③。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①
②
③
翻译:行路十里寻找草堂寺,寒冷的河水分了几条支流。僧人在雪夜里打坐,大雁嗅到了草堂的气息。我和可公聊天到灯芯熄灭才安静下来,只愿将余生许给山峰中的白云。我一直身体不好,所以心声不能传达给明君。
3.5《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①新,送此草堂人②。
麈尾③同离寺,蛩④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⑤。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①霁色:雨过天晴的蓝色。
②草堂人:无可居住在草堂寺,故称无可草堂人。
③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传说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走的方向,故称。魏晋清谈之人常执麈尾,后成为名流雅器,持麈尾之人往往被赋予了仙风道骨的形象。
④蛩:蟋蟀。
⑤此句下贾岛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功,贾岛“数息树边身”这句当从此角度理解,僧人多次在树边休息亦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通过这个行为他与释迦牟尼已经跨越时空获得了心灵的交流,这便是贾岛对该诗句满意的原因。
翻译:雨过天晴,圭峰上蔚蓝的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无可上人送行。在蛩鸣的季节,他带着麈尾离开寺院,暂时与亲人分别。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倚身树边休息。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3.6《寄无可上人》①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
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②。
穴蚁苔痕③静,藏蝉柏叶稠。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①姚合《寄无可上人》与此诗同题同韵: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见世虑皆尽,来生事更修。终须执瓶钵,相逐入牛头。
②即过沟水磬声尽。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③苔痕:苔藓滋生之迹。
翻译:偏僻幽深的寺庙旁有很许多高大的树木,凉爽的天气我回忆起了和你重游的时光。等通过沟水后磬声已经停止了,秋天的月亮早已进入草堂。苔藓滋生的洞穴里蚂蚁悄无声息,而藏在柏叶下的蝉却叫的正欢。我思着把名山都游历个遍,早晚(跟你一样)也会到嵩山去的。
3.7《旅游》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①为传。
旧国②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空巢霜叶落,疏牖③水萤④穿。
留得林僧宿,中宵⑤坐默然。
①若:《诗词曲语辞汇释》:犹怎也,那也。
②旧国:故乡。
③疏牖:格子稀疏的或破损的窗。
④水萤: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生态栖位,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⑤中宵:半夜。
翻译:我的心事并非一件,书信怎能传达完全。离开故乡已经很长时日,当初的故人早已不是少年的模样。空荡的房子旁霜叶静静飘落,窗户破损导致萤火虫也可以从缝隙中穿进来。我留宿在林僧的寺中,半夜正沉默的打坐。
3.8《送邹明府①游灵武②》
曾宰西畿③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一作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④。
灵州听晓角⑤,客馆未开扉⑥。
①明府:唐代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
②灵武:唐县,属关内道灵州,今宁夏银川。
③畿:畿jī,古代指靠近国都的地方。
④首联、颔联和颈联意在表现邹明府为官之清廉。
⑤晓角:报晓的号角声。
⑥此诗赞扬了邹明府无心名利的高洁形象。
翻译:你曾经做西畿县的县令,三年马都没有长胖。欠下的债靠卖剑来抵偿,为官期满后载回的只有书。漫天飞雪藏住了你的足迹,寒冷的大风透过你那单薄的睡衣。清晨灵州报晓的号角已经吹响,而客馆此时还未开门。
3.9《题皇甫荀蓝田①厅》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②连。
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③暮钟④前。
久别丹阳浦⑤,时时梦钓船。
①蓝田:唐县,属关内道京兆尹府,今陕西西安。
②玉峰:指玉山。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一·京兆府上:蓝田山,一名玉山。一名覆车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③印锁:根据卷七《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可知皇甫旬的官职是主簿,而主簿掌管大印。印锁即把大印锁起来。
④暮钟:黄昏报时的钟。
⑤引齐文榜老师《贾岛集校注》:当指丹阳县之练湖。《元和郡县图志》二五江南道一润州丹阳县:“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曲阿。武德五年曾于县置简州,八年废。天宝元年改为丹阳县。”又云:“练湖,在县北一百二十步,周回四十里。”诗谓丹阳浦可乘船垂钓,正与此合。
翻译:皇甫主簿在蓝田县任官已经一年,蓝田县和玉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背着竹笼采摘山果,担着瓦瓶去取清泉。一阵秋雨过后回到了官府,在黄昏钟响前把县里的大印锁起来。想他已经离开自己的家乡丹阳很久了,所以时时梦到丹阳浦上的钓船。
3.10《赠王将军①》
宿卫②炉烟③近,除书④墨未干。
马曾金镞⑤中,身有宝刀瘢⑥。
父子同时捷⑦,君王画阵看。
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①王将军:王茂元。《旧唐书·王茂元传》:(大和七年)以右金吾卫将军王茂元为岭南节度使。
②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这里指右金吾卫将军王茂元。
③炉烟: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以炉烟指代宫廷。
④除书:拜官授职的文书。
⑤金镞:金属制的箭头。
⑥瘢:bān,疮痕。
⑦《旧唐书·王栖曜传》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二:茂元幼有勇略,从父征伐知名。
翻译:将军离皇宫很近(故得到皇帝的赏识),朝廷给您授官的文书墨迹都未干。您的马曾经被金属的箭头射中,身上也有宝刀留下的疮疤。因为父子二人同时获得大捷,君王(高兴得)观看画阵。何时您将作为主帅,在百日普照的时候离开长安。
系年:大和七年。
3.11《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①。
杏园②啼百舌③,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④。
①贾岛的诗真实反映了寒士举子屡试不第时的苦恼。
②杏园:引齐文榜老师《贾岛集校注》:“唐代新科举进士放榜后,赐宴杏园,而后雁塔题名,士人视为极荣耀之事,故及之。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新第进士‘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记之。’”
③啼百舌:结合诗义,此处的百舌啼当不是实指百舌鸟的鸣叫,而是指放榜后各路考生正你一言我一言的大声吵嚷,声音宛如百舌鸟般聒噪。
④三湘:泛指江湖,即隐居的地方。
翻译:落第使我囊中羞涩,这该如何在长安城继续待下去。杏园放榜后各路考生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谁是那高第之人快乐的醉酒在花边。想到故乡离我很远不禁泪流满面,春草生长时我的病又来了。和赏识自己才华的知音相逢岂是易事,(屡试不中又隐居不得)实在是辜负了三湘之水。
3.12《寄贺兰朋吉》
往往①东林下,花香似火焚。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野菜连寒水,枯株簇②古坟。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
斜日扉多掩,荒田径细分。相思蝉几处,偶坐③蝶成群。
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苦吟遥可想,边叶向④纷纷。
①往往:时常。
②簇:聚集。
③偶坐:偶尔小坐。
④向:近,临。
翻译:东边的树林下时常散发出花的清香,那种清香和用火焚烧香料散发出的气味一样。我从小就离开家乡,这里近秋时节夜雨连绵。野菜连着寒水生长,枯株聚集在古坟旁边。我与远方的客人一同泛舟,到白云深处寻找寺庙。夕阳西下时房门多是关着的,荒田间的小路细细分明。几处禅正忙着相思,我偶尔小坐时蝴蝶成群围绕。回忆起我俩相会同宿时曾经共同论道,登高互相省察、议论诗文。可以想象遥远的你正在苦吟,周边的树叶已近纷纷下落。
3.13《忆吴处士①》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②吟。
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③。
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④。
何当折松叶,拂石⑤剡溪⑥阴。
①吴处士:吴之问。处士:未出仕的文人。
②越客:作客他乡的越人,多泛指异乡客居者,此当指贾岛本人。
③岑:小而高的山。
④深:颜色浓。
⑤
⑥剡溪:属江南道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南。
翻译:半夜长安下起雨,我在灯前苦吟诗句。你已经乘着孤舟离开一个月了,途中历经了万水与千山。岛屿中夏天的云彩徐徐升起,小洲上的芳草颜色正深。何时我们一起折松叶,在剡溪阴凉的地方拂石。
3.14《哭孟郊①》
身死声名在,多应②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③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①孟郊: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元和九年)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
②多应:多半是。
③孟郊葬于洛阳北邙山附近。《吊孟协律》诗云:“孤冢北邙外,空斋中岳西。”韩愈《寄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翻译:孟郊虽然去世了但声名还在,而且多半会万古流传。他没有儿女,只留下成为寡妇的妻子,那破旧的茅屋坐落在山林与石泉之间。埋葬他的坟墓靠近登山道,其诗将会漂洋过海传遍四方。故人相继吊唁后,夕阳已经从寒冷的天空中慢慢降落下来。
系年:元和九年。
3.15《吊孟协律》
才行古人齐,生前品位低。
葬时贫卖马,远日①哭惟妻②。
孤冢北邙外,空斋③中岳④西。
集诗应万首,物象⑤遍曾题。
①远日:一旬以外的日子。
②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无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且召张籍会哭。明日,使以钱如东都,供丧事。诸尝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遂以书告兴元尹故相馀庆。”
③空斋:这里指贾岛的坟墓。
④中岳:嵩山。《旧唐书·孟郊传》卷一百六十列传卷第一百一十:“孟郊者,少隐于嵩山,称处士。”
⑤物象:外界事物。
翻译:孟郊的才华与品行可以与古人比肩,但生前官位却很低。因为贫穷要靠卖马换钱来下葬,多日后还哭泣的只有他的妻子。他孤单的坟墓位于北邙山外,在曾经隐居过的嵩山西边。他的诗汇集起来应该有上万首,大部分外界事物都已经被他写进过诗里了。
3.16《送崔定》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几日到汉水①,新蝉鸣杜陵②。
秋江待得月③,夜语恨④无僧。
巴峡吟⑤过否,连天十二层⑥。
①汉水:长江最大的支流。
②杜陵:《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一·京兆府上·万年:“杜陵,在县东南二十里。汉宣帝陵也。”位于今陕西西安。
③诗人设想朋友离开后随着时日推进,季节由夏入秋。
④恨:遗憾。
⑤吟:叹息。
⑥巴峡:指巴东三峡中的巫峡,巫山共有12峰。
翻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避开炎热夏日(晚些再走)。什么时日才能到汉水呢?杜陵的新蝉不断鸣叫着。秋天的长江正等候着月亮的到来,夜晚遗憾没有僧人可以共语。当你到了巫峡,可曾会为那连天十二层的山峰叹息。
3.17《寄白阁①默公》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②看。
石室人③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
后夜谁闻磬④,西峰绝顶寒。
①白阁:即白阁峰,位于陕西鄠县。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阴森,积雪不融。黄阁不知所谓。三峰不甚远。
②
③石室人:这里指默公。
④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翻译:知道你已经回到白阁峰,正在看远山傍晚晴朗的天色。你内心平静,(故能注意到)冰冷的潭水里月亮的影子有些残缺。微云分成一片片后逐渐消失,古树落下干了就成了柴火。后夜谁听到磬声,想来西峰一定非常的寒冷。
3.18《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蓝溪①秋漱玉②,此地涨清澄③。
芦苇声兼雨,芰荷④香绕灯。
岸头⑤秦古道,亭面汉荒陵。
静想泉根本,幽崖⑥落几层。
①兰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田山下。
②漱玉:形容山泉激石,飞流溅白,晶莹如玉。
③清澄:形容水清澈澄明,这里代指清澈澄明之水。
④芰jì荷:指菱叶与荷叶。
⑤岸头:岸边。
⑥幽崖:幽深的崖岸。
翻译:秋日的兰溪溪水冲击着石头,晶莹似玉。刘司马的池中长了清明澄澈之溪水。芦苇晃动的声音和雨声混合在一起,菱叶、荷叶的香味儿散发在灯火周围。岸边是秦皇古道,亭子面向的是汉朝帝王的陵墓。我静静的思考泉水的源头,应该在幽深的崖岸下面好几层的地方。
3.19《送朱可久①归越中》
石头城②下泊③,北固④暝钟⑤初。
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⑥。
吴山侵⑦越众,隋柳⑧入唐疏。
日欲躬调膳⑨,辟⑩来何府书?
①朱庆馀: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及第归越。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五》卷六:“宝历二年裴俅榜进士及第,授秘省校书。五代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云:‘朱庆余之赴举也,张水部一为其发卷于司文,遂登第也。’张水部即张籍。《登科记考》卷二O载,此年知举为礼部侍郎杨嗣复。嗣复与白居易关系密切,故张籍一荐,即得折桂。……庆馀登第后,即归越州。张籍有《送朱庆馀及第归越》诗。”
②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
③泊:停留。
④北固:北固山,今江苏镇江。
⑤暝钟:傍晚的钟声。
⑥方回《瀛奎律髓》:汀上之洲,潮冲之而见其起;舟中之窗,月过之而见其虚。可谓善言吴中泊舟之趣。
⑦侵:渐进。
⑧隋柳:隋堤,位于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植桃、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
⑨躬调膳:亲自为父母准备饮食,这是孝的表现。
⑩辟: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
翻译:在石头城下停留,初听见北固山傍晚的钟声。由于潮水冲刷,汀洲上的白鹭飞了起来,月光撒过更显得船窗半虚半实。从吴地到越地,山越来越多,柳树却逐渐稀疏起来。你每日只想替父母准备饮食以孝顺二老,不知道会是哪个官府为你送来授予职务的文书?
系年:宝历二年。
3.20《送田卓入华山①》
幽深②足③暮蝉,惊觉④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⑤涓滴露,岳月泬寥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①华山:五岳之一,西岳,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仞:古代测量深度的单位。
②幽深:幽僻之处。
③足:多。
④惊觉:受到惊动而觉醒。
⑤坛松:引齐文榜老师《贾岛集校注》:“封禅坛场旁松树。唐玄宗天宝九载9七五〇),群臣请封西岳华山,玄宗‘命凿华山路,设坛场。既而以关中旱,不果。’见《读史方舆纪要》五二《名山·泰华》条。”
⑥泬寥:jué liáo,清朗空旷貌。
翻译:傍晚幽僻处有许多蝉,(蝉鸣的声音)惊醒了在石床上睡觉的你。瀑布非常极深极高,你的草堂就在瀑布的旁边。封禅坛场旁的松树挂着小小的露珠,月出华山让天空也变得晴朗空旷。有鹤飞过的时候你要抬头看看,因为上面有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