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是怎样刻到石头上的?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随笔 |
http://s5/mw690/006IjHEuzy7a5dF0qlCd4&690
我们到一些名胜景区,会看到名人名家的各种书法作品被刻在石头上。那如何把字,刻到其他载体上,并保持其原来的笔锋、字体和神韵,真的很神奇。我们且看一下大家对此问题的回复。
1 、不同的技术:石碑刻和临摹法
石碑刻:古代是由书法家直接用朱砂写在石碑上再由石匠雕刻在石碑上,故曰“书丹”。
临摹法:宋以后一般由书家先在纸上写好,再由别人描摹到石碑上由石匠雕刻。
近代多数人直接用电脑排好版,打印出来,用浆糊把纸糊上去这样来雕刻在石碑或牌匾上。
2 、三种方法:
1)、书法创作者直接书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2)、其他人临摹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3)、其他人把原帖拓印于石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3 、大多数的石碑和墓志都是书家在石头上直接书写,而后由刻工雕凿而成。很少一部分是把纸质原作双钩摹本摹写到石壁上然后刻石。
4 、在石上喷水,将写好字的宣纸覆于其上,均匀捶打使字迹印于石上,揭下纸后即可交刻工雕刻。功力高的书家往往直接用墨或朱砂在石上书写。
5 、古代到碑石上其实有2种,一种是直接写在碑石上面的然后再刻(这里关键是刻的人的水平影响原作);一种是写在纸张上面之后,用很薄的纸摹(类似描)出来弄到石碑上面,然后再刻(这里有刻和摹2个影响原作),现代简单多了,有复印机,扫描仪一类的,也有一些如弄松香水的方法把字弄到石碑上面,还有不是人工刻的。
一般作品最好找原作墨迹本,实在没有就选好一点的碑帖。
6、古人刻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书丹,也就用毛笔蘸朱砂(朱砂:颜色鲜艳易于走刀,颗粒状不乱流,不变形)。第二种是出现稍晚的“摹勒上石”,也就是先写在纸上,然后再复制在碑上。
宋苏轼《太虚以见寄作诗为谢》:“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记载了摹刻的方法。
把碑文写在纸上,用半透明纸蒙在原作上的背面(注意是背面,因为要刻反字),用笔蘸取银朱(银朱是一种红色无机颜料,色泽鲜艳,不褪色,防蛀效果好)对字迹进行双勾。然后把双勾好的摹纸复于碑石,用多层纸叠加在摹纸上,用石头均匀砑磨,使双勾银朱粘于碑面。然后按照银朱痕迹进行雕刻。
7、双钩:书法术语。
①复 制法书的技法。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据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 注《道德经》,笔墨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③执 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前一篇:读莱芜吴氏家谱之所想
后一篇:高价股之争:巧做股票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