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谈剑侠十三部(二):设定的问题和谜团

(2017-02-22 16:57:45)
分类: 曲艺评谈
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剑侠图这部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看起来像是硬伤。
首先,是年龄问题。在剑侠图里,除童林等极少数人之外,其他成名的侠剑客,大多在80岁左右,如南侠、北侠、东侠都在80以上了,而他们的师傅,如果保守地以20岁为一代计算,那么至少在100岁上下。以北侠为例,他的师傅谷道远就要100多岁,那么毫无疑问,谷道远的三位师兄,只能是100岁往上走了,那么再往上推,四隐士的师傅辈四大名剑就要到120岁上下,而跟他们同辈的八大剑侠和贺清虚、贺玄真们也应该在这年龄段,甚至更大点,而四大名剑的师傅袁大化这一辈的人如石飞燕、郝长风等,岂不是都要一百四五十岁了?于是剑侠图到后来就变成一群两甲子以上的老人们打来打去,而广大的青壮年们则在边上围观这样有趣的情节出现。笔者曾经就这个年龄问题跟一些剑侠图的爱好者讨论过,基本上大家都觉得,剑侠图里除却青壮年的人不动,各个辈分的高人,平均年龄降低个20岁比较合理,当然这也仅仅限于讨论,从各个版本的书里来看,无论是张少左还是单田芳连丽如们,都未对年龄做出合理的调整。
其次,是辈分问题。除却最小的那辈人,如童林的弟子、北侠的弟子,侯氏兄弟的弟子们,从有身份的人来说,童林、北侠、李昆等人恐怕是书里辈分最低的人了,他们都是四隐士的弟子,而跟他们称兄道弟的人,则往往都是名剑级别的人的弟子,如南侠,他的伯父司马彦是跟四大名剑平辈论交的;东侠的父亲侯成、师傅马骏,也都是名剑级别的;甘凤池的师傅周浔、路民瞻是八大剑侠之中的人物;太平侠智亮的师傅是泰山中峰十叟里的九如道长;王十古是少林普静僧的弟子……这些人物,从他们的辈分来大多都是跟四隐士是一辈的,也就是说比童林、北侠他们要高一辈,那么童林们跟他们称兄道弟,内心里不知可有一丝尴尬?记得有朋友说过,到了后面几部,前面出场的所谓“高人”的四隐士,简直就是个尴尬的存在。那么既然师傅都是尴尬的存在了,那么作为徒弟岂不是更尴尬的存在吗?其实对于童林来说还有一个“尴尬”,就是他的妻子于秀娘,她是吕婉娘的弟子,也就是说跟童林的师爷张鸿钧是一辈的,那么作为童林……?不过好在童林从一开始就设定为“别开天地,另创一家”,从门户里独立了出来,不然真够乱了。
第三,武功和年龄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这本来不算个问题,因为剑侠图里,基本上武功与年龄是成正比的,年龄越大,武功越高,因而武学层次分明:剑仙高于名剑,名剑高于一般剑客,一般的剑客高于侠客。尽管偶尔也有侠客胜一般的剑客(如童林、石铎对倒霉蛋杜清风),一般的剑客胜名剑(如苗吉庆胜燕普,王斌、真慧斌胜陆恒),甚至名剑胜剑仙(如吕留良胜赵明真),但是基本上都是由原因的:或者是巧胜,或者是车轮战,或者正好某方面招数相克,或者使诈。但是基本上还是符合武功与年龄成正比的规律。但是,书到后面开始,则开始逐渐打破这一规律,当然,这可能是著书人要求新求变的缘故吧,但是这样一来,就跟整体的武学结构格格不入了。其典型的人物就是于秀娘的出现,她是吕晚娘的弟子,年龄不过三十岁,跟吕婉娘学艺十八年,但出场后武功之高却可与120多岁的董乾、贺玄真、关斗等人比肩。尽管书里说她已经得老师八成武学,但是毕竟有个经验火候问题,因此一出场就这么高,就打破了年龄越大,武功越高这样一个规律,所以说于秀娘的出现,开了这么一个头。
而有网友发布的传闻当中的后续剑侠图(李版)里,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什么“八小”,是指八个年轻人,其中有几个人由于他们的老师身份太高了,是武圣人级别的,因此他们一出场就有剑仙的身份,而且原来的那些成了名的老的剑仙级别的人物还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最后就形成这样的古怪关系:年龄300多岁的高人教出一个年轻的小徒弟,出世后就能胜200多岁的老家伙;年龄200多岁的高人教出一个年轻的小徒弟,出世后就能胜100多岁的老家伙;年龄100多岁的高人教出一个年轻的小徒弟,出世后就能胜几十岁的老家伙。顾存德先生曾就此为笑料抖过一包袱,说书里最后出现谁都制不了360岁的老和尚,不过让一个光屁股穿着兜兜的小孩(估计是400多岁的高人教出来的)给打爬下了,然后把老和尚放在笼屉里蒸,蒸了三天三夜一打开,老和尚坐里面还“弥陀佛——”。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剑侠图在年龄和武学问题上面失衡的现象,所以最后以至于出现明朝正德年间成名的高手跑到清朝康熙年间去跟晚辈们大打出手这样充满玄幻色彩的情节,所以有朋友笑谑:“从清朝打到明朝。”

几个谜团

剑侠图十三部,平心而论,在前面几部尚属严谨,基本事实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了,但是到后面几部,有些地方都留下了疑问,书里并没有交代清楚,从而成为谜团。
这些谜团,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前后不呼应,导致脱节的类型。如入张方追捕采花贼陈道常,此人到最后有没有抓到书里没有交代清楚,只是说道张方扶保年羹尧去了,成为随行委员了。类似的还有周浔师徒追捕的采花贼潘豹,书里是说道此人后来被人误以为是野兽一掌打死,但到后面却再没有交代。还有就是在来龙山,初访来龙山的时候白泰官也在场,但是到二访来龙山,五鞭会盘龙的时候,白泰官就人间蒸发,不知所终了,而书里并没有交代他走了或另有公干。
第二种类型是为后面做铺垫,导致留下谜团。如童林的湛卢剑被盗,最后落到贺玄真手里。但是又有高人出来从贺玄真那里把剑盗走。此人是谁?书里没有交代。笔者看到李版里说是吕婉娘所为,但是鉴于李版从万隆藏峰岛开始与十三部不一样,故此不作为标准。还有如铁掌李源在河间府欲除掉赃官陆炳仁,将然要行动之时,屋里灯灭了,等进去一看,陆炳仁的人头已经不知去向,到底谁干的,直到第十三部都没有交代。类似的还有在祥云观,铁板仙凌通和太平侠智亮欲除去害人恶道蒲光善,正在这个时候,就见屋中灯光突然灭了,等把桌子上的灯点着,就见老道倒在地上,已然头尸两地。这是哪位高人所为书里也没有交代。还有如第一百三十九回里提到刘庭秀夜逢淫妖,刘庭秀被女淫贼倒采花,这个女淫贼是谁也没说清楚,尽管有点怀疑是聂红蝶,但是书里毕竟没有明说。第一百六十四回神剑侠耍弄知府,有高人大闹府衙,戏耍贺清虚贺玄真兄妹和钟离图远,就如同玩似地,那么此人至少应该是剑仙级别,那么到底是谁呢?直到最后也没有介绍。看来千头万绪,到后来著书人自己都忘记了。
第三种类型是逻辑矛盾造成的谜团。如书里的大反派之一的十四皇子允褆,他是万隆藏峰岛的总后台,聚草屯粮,图谋不轨,是叛乱者,从这里来看是在是不像好人,因为剑侠图的设定是凡是叛乱者就不得好死,这个问题在后面会谈到,这里姑且不谈。而康熙明明知道允褆在西安和万隆藏峰岛的所作所为,但是最后康熙仍然是要把皇位传给他,所以后面才有盗匣改诏的事情。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允褆是这样一个反面角色,而康熙又是一代圣主,那为何圣主会把皇位传给一个图谋作乱的反面角色呢?这也形成了一个谜团。

剑侠团成员个人之见

剑侠图这部书,有一些剑侠团,都拥有集体的称号,如四大名剑、泰山中峰十叟、三了上人、三脱僧、四隐士等等,这些剑侠团的成员是书里点明没有争议的,如四大名剑就是镇古侠董乾、碧目金睛佛姜达、太极八卦术士张鸿钧、珍珠佛董瑞;三了上人就是了然、了因、了义;三脱僧就是脱凡、脱尘、脱元。就不一一举例了。不过还有一些重要的剑侠团,尽管书里也一再提及,但是著书人却并没有说清楚到底是哪些人,故而留下了一些争议,最为典型的恐怕就是乾坤八大剑侠、大清国三十三路名侠和“六小”了。下面就想以个人理解来谈谈这些个剑侠团。
先说乾坤八大剑侠,又称为江南上八剑,跟四大名剑平身份,地位比较显赫。那么到底是哪八位剑客呢?历来说法不一,单版里是:吕留良、白泰官、周浔、路民瞻、欧阳修、关斗、吕婉娘、金元;张版是:吕留良、白泰官、周浔、路民瞻、欧阳修、冷镇、吕婉娘、金元;而李版里则没有明确提及哪几位。就笔者看十三部后的个人理解来看,既然这八位剑客又称江南上八剑,那么籍贯、住所基本上应该以南方为主,吕留良、白泰官、周浔、路民瞻、欧阳修这五人都符合这个条件:吕留良是浙江绍兴府人、白泰官是福建漳州府人、周浔是浙江处州府人、路民瞻祖籍江南寄居安微六安县、欧阳修久居广东龙门县清源山寒峰岛祥慈观。因此,有问题的是余下的都是哪三位。
就十三部里来看,吕婉娘不大可能,因为她虽然是吕留良的胞妹,但是在武林中的辈分来说却要更长一辈,包括吕留良的剑法都是她传授的,因此她应该是身份更高的剑仙级别的。而老筛海金元,辈分虽然倒是很高,但跟吕留良、白泰官他们相比,其年龄和功夫都差得远,顶多跟小一辈的剑客四隐士相仿,再加上又是北方人,故而也不大可能算得上,况且他师兄清真大侠马骏都不是,何况是他呢?再说今古侠关斗,武功和身份都到了,但可惜他是河南卫辉府人;同样还有清真大侠马骏,他的武功和身份也都到了,可惜也是河南卫辉府人。他们两个都不是南方人,因而都可以排除掉。
剩下百折不回青云叟冷镇,手中一口宝剑,招法绝伦,专门会打插把弹弓,弹打联珠乃是天下一绝,武功和身份都到了,又是家住江苏常州府北门里青桐巷,故可以算得上八剑之一;还有两位,以笔者来看应该是这两位:柳飞雄和娄镇。柳飞雄,号称“铁爪神鹰”,是董乾的盟兄弟,跟周浔等人也是老相识,曾经靠一双鹰爪连败燕普、杜清风师兄弟,武功和身份也是绝对够了,加之又是四川成都府柳家营人,因此理当入选;娄镇外号人称太乙剑客,家传七十二趟地行剑,是天下三套绝剑之一,武功和身份也到了,又是四川成都府人,寄居在贵州府城东八里亭,应该也算得上八剑之一。因此,纵观十三部,以笔者个人之见,所谓乾坤八大剑侠,可能就是吕留良、白泰官、周浔、路民瞻、欧阳修、柳飞雄、冷镇、娄镇八人。
再说三十三路名侠,这个称号在书里也多次出现过,但是也没有明确到底是哪些人,大致也只能靠猜测,以笔者愚见,所谓三十三路名侠应该符合一个标准,即他们在武林中的辈分来说应该都是名剑们的晚辈,个别甚至比名剑要低两辈,而不可能与名剑平身份。所以,个人认为三十三路名侠可能就是指:头顶太极脚踩八卦王十古、长臂昆仑飘然叟西方侠于成、独占北方笑鳌头南极昆仑子北侠秋田、圣手昆仑震东侠侯庭、海底寻针昆仑道长南侠司马空、银面仙猿铁臂昆仑石铎、画地无形隐逸侠甘雨、铁扇仙风流侠张鼎、一轮明月照九州苍首白猿侯杰、展翅金雕铁掌李源、赛判儿飞行侠苗泽、神掌地形仙石宝奎、赛南极诸葛健、天灵侠王凤、混元侠李昆、厉胆侠谭天、云中侠何立、妙手赛和缓宋品、碧目虬髯赛张鼎马奎、碧目虬髯赛北侠明灯、太平侠智亮、安良侠焦文志、济世侠焦文亮、智明侠石永杰、火德真君赵谦、神枪镇八方段洪亮、宝刀手邓九公、九头凤金奎、玉幡侠苏登、双全侠桂竹登、金花侠柳瑞、天下第一杰方奎、爱斗金蛟双钢掌赤胆侠慧斌(假),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康熙亲封了三十六路名侠,里面也包括了后起之秀的童林等,其中很多人是与三十三路名侠重合的,但是两者不是一回事,三十三路名侠是他们自己在江湖上把名头创出来的,而三十六路名侠则是皇帝老子按为朝廷出力为标准亲封的。
再说“六小”,这是十三部里独有的名称,单版和张版都没有提及,而李版里没有“六小”只有“八小”,考虑到李版后面的内容与十三部不一致,故而也不列入考虑范围。以笔者愚见,所谓的“小”,应该符合这样的标准:即自己出身名门,有一定的身份和武功,而且其妻室也出身名门;并且为正方的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的年轻人,客观上又推动书情的发展。关于“六小”,书里点明的是张方,称他为六小之首。很显然,张方符合这两个标准,自己是风流侠张鼎之子,三清教主欧阳修之徒,妻子苗飞霞是飞行侠苗泽的女儿,自己又先后为童林和年羹尧们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并一度作为重要角色推动情节的发展,六小之首当之无愧。那么还剩下五个呢?按书里说年轻人非常多,但是仔细推敲下来,符合上述标准的也就是这几位:凤歧、于斗、桂品、花纯、苗广后。
凤歧:镇古侠董乾之徒,江湖号称“金莲花”,武功在年轻人中可谓佼佼者,为正方破剑山立下功劳,还有救驾之功,其妻是厉胆侠谭天之妹谭灵芝;于斗,西方侠于成之徒,江湖号称“小昆仑”,武功也不弱,为盗还珠灯,大破剑山立下汗马功劳,妻子瑞娘是剑山蓬莱岛金龙贺守的女儿;桂品,鱼龙变化牛和之徒,江湖号称“小鱼龙变化”,武功也不弱,为破剑山立下功劳,妻子霞娘是剑山蓬莱岛英王之女,老剑客吕婉娘的徒弟;花纯,碧目金睛佛姜达的关门弟子,江湖号称“银面仙童”,武艺高强,对于雍正也曾经有救驾之功,妻子徐碧桃是千里独行长髯叟鲍林的义女;苗广后,七指翁无影大侠苗越川的义子,武艺高强,曾经连胜云中侠何立、妙手赛和缓宋品、碧目虬髯赛张鼎马奎三侠,孤身闯荡樊家港,为打破来龙山立下大功,两位妻子周梅影和卢馥英,分别是风里飞虎啸九天周琪和望海犀牛赛哪叱卢明的女儿。
另外还有两个年轻人似乎也符合条件,就是谈笑龙君胜裕的儿子胜秀和徒弟凌元,他们都为大破万隆藏峰岛立下过大功,妻子也算是出身不低,分别是小韩信陆广元的女儿陆素琴和甥女邓美玉,但是考虑到他们的身份和武学都不如以上几位,他们是跟是跟童林的徒弟们是一辈的,武功跟童林的徒弟相比也是与司马良、洪玉耳相仿,可能还不如刘俊,因此也就不考虑他们了。所以总结下来,十三部里的所谓“六小”就是张方、凤歧、于斗、桂品、花纯、苗广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