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单版《三侠剑》和《连环套》后的一点体会(二)

(2017-02-22 10:57:19)
分类: 曲艺评谈
正派说完,再来说说反派,在反派里单老先生倒是塑造了几个很有个性的人物例如飞天鼠秦尤、镇八方林士佩、万丈桃花浪韩秀、龙凤大侠白玉祥等。飞天鼠秦尤跟胜英有着所谓杀父之仇,他父亲秦天豹年轻时因触犯山规而被胜英误杀,秦尤发誓替父报仇,入皇宫盗走国宝珍珠翡翠八宝万寿灯,栽赃胜英,挑动江湖绿林,与胜英作对。后来一些列胜英于江湖人物的恩怨,都是此人挑拨起来的,应该说,秦尤十年如一日地要杀胜英为父亲报仇,浑不管胜英背后有三剑为后盾,这点来说也可算是精神可嘉,但惟其所用手段为栽赃陷害,而且还栽的理直气壮则为人所不齿,实际上胜英对待他多少因心中内疚而比较宽容,除了第一次盗灯抓捕他之外,后来他越狱后几次要害胜英,胜英基本还是放他一马的,可惜是秦尤这人不知好歹,不懂感恩,可谓是真小人。
镇八方林士佩,原本也算是个人物,作为莲花峪的大寨主也算称霸一方。不过此人心理有些不成熟,做事情就像拉弓一样容易拉满,没有转圜的余地,这种性格最后也使他走上了不归路。本来胜英要清理门户,杀掉采花贼高双青,这跟林士佩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林仅仅是为了赌一口气,尽然要开南北英雄会与胜英决胜负,最后与胜英比武竟然以莲花峪为代价,弦拉的太满了!满到最后伤了自己。比武输了只能哑巴吃黄连。由此后他就走上了一条不杀胜英誓不罢休的道路。林士佩的确也算号人物,原来他使双剑,就为了对付胜英想报仇,竟然弃剑学镩。练成了一条狼牙镩,专门用来对付胜英,在这条兵刃上下了苦功。果然后来几次遇到胜英,两人交手,他都占上风,胜英甚至主动承认非他敌手了,那么就可以见好就收了,可惜林像着了魔一样,非置胜英于死地不可,弦再一次拉的太满,结果是最终拉断了,落了个残废自戕的下场。
万丈桃花浪韩秀,是单版《三侠剑》里反派人物中比较令人欣赏的人物,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统辖整个莲花湖,治理的井井有条:“大寨主韩秀山规甚严,明令公布不准骚扰百姓,不准调戏妇女,不准奸盗邪淫,不准欺压良善,要买卖公平,如有违犯者定斩不饶,所以不管寨主或是喽兵谁也不敢抗令不从。因此,莲花湖周围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村镇的老百姓,经常跟这些喽兵往来,莲花湖的人买什么东西照样给钱,所以百姓都不害怕。”同时韩秀是非分明,在林士佩那件事上面,他处理的也比较公正,林跟他是磕头的把兄弟,但他并不偏袒林,而是当着面就埋怨他:“你不该这样办事,高双青是个什么东西,是个采花的恶淫贼,十恶不赦。就是我们占山的山大王,也不能允许这种人存在。你为什么就收他呢,怪胜英吗?不怪。胜英管你要人,名正言顺。一方面要人清理门户,一方面替老百姓除害,从哪一方面来说,胜英都站得住脚。千错万错,都在你身上,结果,弄得山寨也没了,名声也倒了。”把林士佩说得是心服口服。而且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有容人之量,不论是什么事,他都不愿与人结仇,胜英的徒弟萧银龙辱骂他,他最终也没杀他。比试武功不如胜英,也能坦白地认输。这份胸襟,却的确非一般人可比。而且难得的是,在康熙朝那个年代里,他竟然竖起了反清大旗,要知道在《三侠剑》这部书里,反清是头一等大坏事,其严重的程度,远非采花偷盗之类的事可比,但韩秀也没有因此而黯然失色,反而比一些正面人物形象要光辉的多。
龙凤大侠白玉祥,原本是明末的文武状元,为报明朝的知遇之恩,割据十二连环岛,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他力邀胜英加入,甚至肯主动让贤,无奈胜英跟他不是一条船上的人,最终只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上面也提到了《三侠剑》这部书,是维护清朝的正统地位的,因此只要是从事反清事业的人,基本上没有好下场的,像小帅韩秀,最后被打破莲花湖,平山灭寨。龙凤大侠白玉祥自然也不例外。甚至连说书人,在肯定韩、白等人的人品之余,对于他们的反清立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是反叛,是“贼”。胜英为什么会成为白玉祥们拉拢的对象呢,皆因胜英年轻那时候,在江湖上交了七个人,加上他一共是八位,因此号称明清八义。他们占据逢虎山,替天行道,除暴安民,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后来发生了秦天豹事件,明清八义散伙。白玉祥们误以为胜英原本跟他们是同道中人,因此而极力拉拢之,殊不知此一时彼一时,胜英此刻早已经成了清朝的顺民,哪能会再跟他们扯旗造反呢?本来书里对于胜英由占山为王到经营镖局甘当顺民得转变是极力赞颂的,认为是“弃暗投明”的典型事例。因此反过来可以说,白玉祥们竖起反清大旗很自然就是犯上作乱,是属于书里批判的对象。

实际上不止是《三侠剑》,我我所了解的清朝书都有这个特征,凡是拥护朝廷的即是正义一方,凡是反抗朝廷的即是非正义一方,《三侠剑》如是,《雍正剑侠图》如是,《彭公案》、《施公案》、《下江南》也如是。这实际上就决定了清代书的格调没有前代书来的高。像三国书里,尽管刘备一方是极力弘扬的,但是对于袁绍手下的田丰、沮授、审配,刘表手下的李圭、王威,刘璋手下的张任、黄权等等忠义之士,书里向来也不吝赞美之辞。甚至有的书里,反派一方令人肃然起敬,如《隋唐》里的杨义臣、杨林兄弟,《英烈》里的老脱脱,《封神》里的闻老太师,无一不令人敬佩有加。还有书里都出现“敌国之交”的情景,如评话《岳传》里的种师道跟完颜乌骨几,《三国》里的羊牯和陆抗,《金枪传》里的六郎跟韩昌,无不是处于敌对,但互相之间惺惺相惜。这样,双方的对抗才会给人以精彩、刺激,乃至于荡气回肠或是扼腕叹息的感觉。但是清代书,很明显没有这种感觉。从书中的设定来看,当时是处于康乾时期,从事反清活动失败几乎是必然的,但是韩秀、白玉祥他们还是那样做了,为什么呢,无他,为恢复汉家江山。这里不讨论他们的这个想法正不正确,但至少这代表了他们的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像沮授、张任、脱脱、杨林他们那样,明知独木难支,但为了自己的信念、精神,毅然担起大任,直至身死。让人赞叹。但这在以《三侠剑》为代表的清代书里看不到,也听不到,有的只是简单化的好坏,顺从朝廷就是正义、侠义,反叛朝廷就是“贼”,而且还出了号: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顶风都臭出八百里去,就连祖坟都得给刨了。这与前代书比,状若天渊,可发一叹。笔者认为这也与大环境有关,因为到清朝,是我国的封建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随着专制的加强,个人的个性也逐渐遭到压抑、消磨,这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侠客也不例外。但不管如何,清代书跟前朝书相比,是落了下乘的。
记得在中评上有朋友指出,《三侠剑》这部书尽管是创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彼时适逢日本侵略中国之时,随着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受当时政治空气的影响,书中维护正统,做个良民成了书的基调,因此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诚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当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发展到改革开发阶段了,并且跨越新世纪了,还这样说的话,未免与时代脱节,从这点看,单老先生这部书说的并不算成功,他的《三侠剑》,和其他评书流派的《三侠剑》不同,故事中的漏洞也似乎更多一些,尤其是单先生硬是要把这部书与另一部短打书《雍正剑侠图》发生联系,硬是安排了几个《剑侠图》里的人物出场,如厉胆侠谭天、划地无形隐逸侠甘凤池、三清教主欧阳修等,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实际上作为《彭公案》的前传,《三侠剑》更应该加强跟《彭公案》的联系才对。以至于有朋友认为:“胜英者,无非仗着有个很强大的老师和一个很嚣张的师兄外加一杀人暴躁狂师弟满世界横晃罢了,侠字难见,难以认同。”(见普祥真人《我看单本三侠剑》)观点尽管有点偏激,但概括的还真是挺到位的,单版《三侠剑》听下来就觉的心里憋屈,丝毫没有正义伸张了的感觉。因此就笔者而言,单版《三侠剑》的水准,是不能与其《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短打书比肩的。好了,我想关于单版《三侠剑》就谈到这里为止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