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针灸询证 |
一、钙离子拮抗剂。下肢水肿可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多发生于胫前、踝部,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夜间尤为明显。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漏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常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使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出现药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全身浮肿、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症状。 三、胰岛素。临床工作中经常能碰到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一周内可出现颜面部和下肢水肿,称为胰岛素水肿。 四、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乙酰水杨酸盐类、非乙酰基水杨酸盐类、非水杨酸盐类。 五、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雌激素使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强,导致水钠潴留。雌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肾脏,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而引发水肿。
前一篇: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危害
后一篇:特发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