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耳颞神经

(2022-04-28 09:08:20)
分类: 针灸询证

下颌神经前干:较细,经翼外肌深面走形,大部分为运动神经,有以下分支: 颞深神经:前后各一,均经翼外肌上缘进入颞肌,分布于颞肌深面,主要支配颞肌的运动。 咬肌神经:与颞深神经共干,二者分开后,咬肌神经向外,经翼外肌上缘,伴行咬肌动脉,跨越下颌切迹,分布于咬肌深面,支配咬肌的运动。 翼外肌神经:行于翼外肌深面,发出分支,分布于翼外肌上下头,支配翼外肌的运动。 颊神经:为感觉神经,主要分布在颊部,主要作用是支配颊部皮肤、粘膜的感觉。 前干的后方为下颌神经后干:较粗,主要分为三条神经,即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耳颞神经:沿翼外肌深面向后,绕下颌髁突颈之内侧进入腮腺,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进入颞区,分布于颞下颌关节,负责颞部皮肤、腮腺的感觉。 下牙槽神经:下方为下牙槽神经,终支为颏神经,主要支配下颌牙、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粘膜的感觉。 舌神经:主要的作用就是支配舌前2/3粘膜的一般感觉。 最后一部分是血管:颞下颌关节处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关节外侧面主要有颞浅动脉及其分支面横动脉;关节内侧面主要有颌内动脉的关节深支等。 其中颈外动脉分支---颌外动脉:通常在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自颈外动脉发出,在跨越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表浅,仅有皮肤,颈浅筋膜及颈阔肌覆盖,在体表能触到动脉搏动,所以在我们进行治疗或者针灸时应避免损伤。 第七部分为关节的运动部分。 在课程开始时我也说过颞下颌关节运动方向非常广泛,我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个为垂直开闭口,即上下开口运动;其次为前凸和后缩运动,即前后运动;侧向滑移运动,即左右运动;最后为斜向开闭口运动,是一个复合运动,是开口结合侧移运动。 首先是垂直开闭口运动,即是下颌骨的下压和上提。 开闭口运动是下颌髁突、关节盘和窝之间的旋转和平移的联合运动,身体中其他关节没有这种大比例的平移和旋转。 首先看开口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滚动运动,发生在运动的前35%-50%,主要在在下关节腔内运动。主要是下颌骨相对于颞骨的旋转运动,髁突在关节盘的下方凹面内向后滚动,滚动使下颌体向下后方旋转,此时,侧韧带被拉长,随着韧带的张力的增加到最大限度,韧带有助于启动张开嘴的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为滑动阶段,发生在运动的后50%-65%,在上关节腔内运动。运动从主要旋转过度到主要平移,髁突和关节盘紧靠着关节结节的斜面向前下方滑动,使下颌头和关节盘向前移至关节结节而不会超过关节结节的顶部。此时,关节盘和髁突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关节盘的中间区域向前移动。当突然打哈欠,或者突然张开口时,由于下颌头移至关节结节但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肌肉过分收缩或下颌骨过度下降时,下颌头与关节盘可随着关节囊前壁移至关节结节的前方,即形成前脱位,所以这也能解释了当前脱位时,由于解剖的复杂性,导致复位困难。 参与下颌张开的肌肉较多,但力量较小,肌肉运动主要是靠翼外肌的下头和舌骨上肌群发力,首先舌骨下肌群将舌骨固定,舌骨上肌群和翼外肌共同收缩,使下颌骨发生旋转,然后协同发力,使下颌骨向前滑动,使嘴张至最大。 闭合时与张开时是相反的运动,运动是先后移,然后旋转。 主要是由咬肌、颞肌和翼内肌的收缩完成的,这些肌肉能够很好的抗阻力运动,人体能够咀嚼很坚硬的食物,当然首先是因为这三块肌肉力量强大,其次,也因为此三块肌肉有好的力矩,所以使三块肌肉的力量强大。 第三个运动,前突和后缩运动,即为下颌骨的前后运动。 此为上关节腔的运动,下颌骨向前或后移动并且不发生重大旋转时,就产生了下颌骨前突和后缩,下颌髁突和关节盘分别相对于关节窝沿着两侧关节结节的向下的坡度移动,下颌骨在前突时稍向下滑动,在后缩时稍微向上滑动。 前移:关节盘和下颌头移至关节结节的表面,由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产生。 后缩:发生在相反的方向上,下颌头又返回至下颌窝中,主要是由颞肌的后部分同时收缩产生。 第三部分为侧移运动。以图片上的向左侧移为例,可以看到侧移运动是以左侧的下颌头的垂直轴为旋转轴,右侧产生轻微的向前滑移,左侧即同侧为下关节腔的运动,下颌头沿垂直轴在关节盘的下面旋转,右侧即对侧为上关节腔的运动,此时下颌头和关节盘移至关节结节,移动常伴随着轻微的水平面旋转。 同侧为咬肌、颞肌同时收缩,对侧则由翼外肌、翼内肌收缩产生。 最后一部分为斜向开闭口运动,这是一个复合运动,下颌张开同时伴有侧方运动,由于此运动结合了张口和纵向旋转两种运动,故完成此运动较难,但是只要将运动分开分析就可以简单很多。 最后,我总结了一个肌肉参与颞下颌关节运动的发力方向及力度总结了以上表格,可以看到参与闭口运动的肌肉主要是咬肌、颞肌和翼内肌,他们同时发力,力量最大;与之拮抗的是参与开口运动的肌肉是翼外肌下头和舌骨上肌群。参与侧移运动的同侧肌肉为咬肌和颞肌,他们的力量较小,对侧肌肉为翼内肌和翼外肌,力量较大,所以侧移运动主要是靠对侧肌肉发力;前凸运动只要是靠翼外肌收缩,翼内肌也参与小部分的力量;参与后缩的肌肉只有颞肌的后部纤维。记住这个表格,有助于我们对于疾病的诊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舌下神经麻痹
后一篇:脂蛋白A增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