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派60家之01:吴昌硕《墨梅》册页(十开)欣赏

标签:
海派名家吴昌硕墨梅册页 |
分类: 书画鉴赏 |
清末海派60家之01:吴昌硕《墨梅》册页(十开)欣赏
文/潘飞翔
该作36.5 cm×24.5cm×10,创作于1906年,2015年12月6日,参加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十周年秋季拍卖会”江左风流·名家藏珍专场拍卖,当时估价RMB
吴昌硕名传东瀛,首先是篆刻。日本著名的书法大师日下部鸣鹤来华请吴昌硕刻印,后从1912年文求堂出版《昌硕画存》始,1921年晚翠轩出版《吴昌硕书画谱》,1922年之后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多次为吴办展出版图录等活动全面推广宣传吴昌硕艺术,加上西泠印社的影响,百年来日本书法界对吴的艺术可谓推崇备至,无以复加。
日下部鸣鹤与吴昌硕的交往可以说是非常早的,1891年,日下部54岁,吴昌硕48岁,日下部誉吴为“草圣”,吴称日下部为“东海仙鹤”。此作日下部鸣鹤题签,江上琼山题签,长尾雨山跋。观册页,知为日式装帧,是当时的原装原裱,极为难得。吴昌硕梅花册十开,作于丙午年(1906),吴昌硕63岁。日下部鸣鹤(1838-1922)题签,江上琼山(1861-1924)题签,长尾雨山(1864-1942)跋(时年甲戌1934年)。日下部早年学王,晚年改为北魏书,此题签,仍是王体,可知所题当非最晚年,或可能即是吴昌硕创作时期的题签。亦即1906年前后的题签。观册页,知为日式装帧,是当时的原装原裱,极为难得。江上也是日本著名书画家,住在京都,与长尾雨山友善。长尾于1903年来华,任上海商务出版社教科书编辑主任,是吴昌硕的好友,也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梅花对于吴昌硕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他一生种梅、赏梅、咏梅、画梅,去世前还立遗嘱命其三子将其葬于杭州超山宋梅亭畔,足见其对梅花的钟爱。吴昌硕一生作画万余,而以画梅花最多、最精,也最能表达其心意、技艺。他自谦云,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其实传世的作品中早年三十多岁时就画过梅花,四十以后梅花作品多见,这也表明他学画是从画梅花入手的。他在诗中写道:“卅年学画梅,颇具吃墨量。醉来气益粗,吐向苔纸上。……”也知其画梅花用功之勤。
吴昌硕为诗书画印四绝艺术家,篆刻先成,助以石鼓文书法,得金石之气,具布置之巧,巧拙相生,以之入画,天然浑成。再加上他的诗作,可谓绝配。艺术家最难的是打通脉络,将书画印融为一体。在中国艺术史上,我们看到吴昌硕是融汇得最高明的一位。因此,每当我们欣赏他的画作,尤其是他的梅花,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绘画本身,我们还看到了他的书法,他的篆刻布局意趣,与其说他在画,更应当说他在写。正如他题画句:“是梅是篆了不问,白眼仰看萧寥天。”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感受他的艺术思想,更是在理解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