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08:容天壶

标签:
紫砂经典器型名称解读 |
分类: 紫砂壶韵 |
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08:容天壶
文/潘飞翔
《容天》壶,取材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
《容天》壶的气韵体现非常之难,不仅需要制壶者具有高深的制壶技艺,更需要制壶者在学识学养、艺术修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容天》壶壶身气韵饱满,一微微矮颈和半球状壶盖为此壶平添了拙朴的童趣,给人以视觉上的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其出水效果极佳,使用方便舒适。
相传在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个名叫契此的和尚,号为长汀子,他身材短胖,言语无定,随处坐卧,经常以仗背一布袋入市,四处化缘,见物则乞,人称布袋和尚。据说他能示人凶吉祸福,而且非常灵验。在临终之前,曾说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先是在江浙一带,民间都画他的图像供奉,后又在寺院塑其形相,这就是现在寺院中大肚弥勒像的由来。契此和尚圆寂于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因此将其形象作为弥勒菩萨供奉,当是宋代以后的事情。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有大肚弥勒造像,是飞来峰最大的一龛佛像,南宋造像。
前一篇: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07:井栏壶
后一篇:喝茶的十八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