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05:供春壶

标签:
紫砂经典器型名称解读 |
分类: 紫砂壶韵 |
顾景舟制
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05:供春壶
文/潘飞翔
供春壶,即供春树瘿壶之简称,为供春所作,故后人以名命之。
《阳羡砂壶考》证其为:“姓龚,名供春。江苏宜兴人。吴仕(字克学,号颐山,宜兴人。正德丁卯(1507)发解元,甲戌(1514)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家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供春,学使吴颐山家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世以其系龚姓,亦书为龚春(人皆证为龚,予于吴冏卿家,见时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云。)”。
供春,即龚春,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人,学宪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名仕,字克学,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进士,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在今宜兴湖滏镇)。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供春壶开创了宜兴茶壶的新天地。供春,才是实实在在的、有名有姓的第一个制作紫砂茶壶的大师。
供春所制砂壶,款式不一,相传制作过树瘿、龙蛋、印方等壶式,以“树瘿壶”最名贵。清末民初,仿制品甚多。当时陶肆称颂:宜兴妙手数供春,其茗壶价值之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语。
潘序伦,宜兴丁蜀镇蜀山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被国外会计界誉为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出身书香门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举人。他14岁时,父亲去世,得长兄伯彦(古文学家,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的教益很多。抗战胜利后,潘序伦于1946年6月至1947年5月,任经济部常务次长,1947年5月受聘为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其侄潘稚亮,曾应宜兴名绅储南强(曾主持开发善卷洞、张公洞)之邀,在供春壶盖上口外缘刻隶书铭四十五字:“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麟,五百年后黄虹宾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即制壶名家裴石民),题记者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