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2023-07-30 20:14:08)
标签:

文玩

杂项

奇石

鉴赏

方法

分类: 文玩瓷杂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赏玩奇石的人往往被奇石魅力所倾倒,一方奇石就像一处宝藏,你越挖掘越有收获,越赏玩越觉得有味道

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然的艺术品,是立体的画,是微缩的大千世界。即使同一方奇石给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鉴赏奇石来说,鉴赏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但是不论是怎样的鉴赏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合理的解读奇石的奇特美和意蕴。

一些石友在鉴赏奇石的时候过于的随便和偏执,这样的鉴赏方法是不利于我们客观的去认识奇石的,下面这四种鉴赏方法就是石友中经常用到的和碰到的有问题的奇石鉴赏法。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一、局部鉴赏法

有些石友拿出很普通的的石头给大家看,大家也看不出所以然来,这些石友则会指出一些小地方说:你们看这里是不是像什么来着?我们在他循循善诱的指导下,终于在石头的的一处局部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形或动物形状。这么说吧,一个篮球大的石头上有一个二公分大小的模糊人形,这能有什么价值吗?很显然,如果石头整体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的话,这两公分大小的模糊人形图案是改变不了这块石头的整体价值的,因为这个模糊的人形本身就没有什么价值,就是有一个清晰的人影也是如此。有的石友能从自己的一颗石头上发现好多亮点出来,这些亮点往往因为过于局部而不会被大众认可。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我们知道欣赏奇石是以整体形象去观赏的,脱离了整体去观赏石头就像盯着一幅山水画中的的一棵树,感受不到画面的意境美也感受不到奇石的自然美。

二、放大鉴赏法

放大鉴赏法和局部鉴赏法有相似之处,但有所不同:局部鉴赏法是把石头划分区域后只鉴赏某一个区域,放大鉴赏法是以局限认知来代表整体。放大鉴赏法有两种解释,一是把意义放大,一是把画面放大。比如一些没有明确形象的人形石就多跟神佛挂钩,这就是意义放大。比如把不能代表奇石主体的局部来作为奇石的主题进行解读。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放大鉴赏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些石友固执的对自己的石头进行以偏概全的解读,有的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是故意这样做的。

三、臆想鉴赏法

小孩子看天上的云朵,他们能从云朵中看到多种动物的形象,因为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这些动物形象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描绘出来的。用臆想鉴赏法的石友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石头上在一个平面上出现三个色点,他就能想象成是一张人脸。一些石友为了让其他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思路去欣赏自己的石头,在命名和底座上大做文章:他们给奇石做一个非常复杂的底座,加上命名,让观赏者往他们的思路上靠。比如有的人把条形的石头做一个有浪花的底座,并且给条形石做一个尾巴,这样条形的石头就变成了。再比如有的石头只有三分象人形,给石头配个大刀当关公,给石头挂条珠子就成了佛祖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靠臆想去赏石头虽然也能得到很多的乐趣,但这和空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别人是不会承认你的看法的,充其量只是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些安慰,仅此而已。

四、蹭流量鉴赏法

这一种方法是拿自己的石头往名石和名人身上靠。跟我国四大名石取相同名字的石头应该有很大一批,拿自己的石头跟名石攀关系可以提升自己石头的知名度,这些石友大部分就是这么想的。奇石价值的高低在于人们对其观赏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的认可程度,知名度并不是奇石价值的决定因素。

 

奇石鉴赏的四个误区


对于奇石的鉴赏我们一定要用摆正态度,要整体、客观、实事求是,我们允许多种鉴赏方法并存,但是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以上四种鉴赏方法就是鉴赏者过于主观臆断,这样的赏石方法是要不得的。如果哪位石友是这样鉴赏石头的,那么就赶紧改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