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口盖和壶钮有哪几种?

标签:
紫砂茗壶口盖壶钮种类 |
分类: 紫砂壶韵 |
壶盖是为便于覆封口部防止尘埃落入和保温而设置,壶盖的造形会影响泡茶时茶汤的香气变化,盖盎可扬香,盖平则气焖。
宜兴紫砂壶盖大体由盖钮、盖面和盖口三部分组成,一般瓷壶因成型工艺的局限,以嵌盖形式较常见。但紫砂壶一般都不上釉,手工制作精细,口盖能一起烧成,达到成品口盖直紧而通转的要求,所以嵌、截、压盖结构均见。
今天就来聊一聊口盖的分类。
一、按盖子起伏分类
壶盖按盖子起伏分为三种:
1、平盖;
2、盈盖;
3、凹盖。
二、按盖子定向分类
壶盖按盖子定向分为三种:
1、圆壶圆盖旋转自如,无拘无束;
2、方盖筋纹对应边角棱瓣也可对口而转,贵在严谨;
3、特殊壶盖安置或明或暗的卡子,只有一个朝向了。
三、按与壶体结合方式分类
壶盖按与壶体结合方式又分为三种:
1、压盖,上下互压,如仿古、掇只;
2、截盖,一分为二,如西施、汉钟;
3、嵌盖,周边相卡,如竹段、升方。
a.压盖式
压盖,亦称“完盖”,又分单线压盖、双线压盖、单口压盖。
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盖沿和口沿的处理有方线、圆线两种,盖沿和口沿要能上下呼应。
b.截盖式
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样式,是在由曲线或直线组成的完整的壶体上,截割上端的一小部分作为盖子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
这种样式的茶壶,分开制作的身筒和盖子,合盖以后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成为一条完整的线条,故技术要求较高。
截盖式有半截盖、全截盖、嵌截盖之分。
c.嵌盖式
嵌盖式是指壶盖覆于壶口后,壶盖沿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行话称之为“地包天”。
嵌盖式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
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
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
紫砂壶烧成后,口和盖的配合应达到“直、紧、通、转”四项要求。
“直”,是指盖的子口,要做的很直,举壶斟茶时,壶盖也不会脱出。
“紧”,是指盖与口之间要做到“缝无纸发之隙”,严丝合缝,盖启自如。
“通”,是指圆形的口和盖,必须圆的极其规整,盖合时要旋转爽利。
“转”,是指方形(包括六方,八方)和筋纹的口盖,盖合时可随意盖合,即可扣合严密,纹形丝毫无差。
下面,我们在说说壶盖上的附件“壶钮”。
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
一、球形钮
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二、桥形钮
桥型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三、瓜柄形钮
瓜柄形钮,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动活泼。
四、动物肖形钮
动物肖形钮,源于印钮。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
五、树桩形狃
树桩形钮,取植物或瓜果的形态捏制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