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月,壶中也有月

标签:
紫砂中秋月亮月型 |
分类: 紫砂壶韵 |
今天,2022年的中秋,身着白露点染的素衫,踩着月色铺就的小径,款款而来。
在中秋之夜,当皓月倒影于茶盏,品茗赏月,金桂飘香,千百年前的中秋,也大抵如此吧。
抬头望向天空的明月,这一轮白玉盘皎洁明亮,与千百年前古人所见如出一辙。
月还是那个月,人间却早已换了几次!
都说月亮是心灵的投射,你开心看到的月就美丽,你不开心,看的月便哀愁。
在紫砂匠人的心中,月亮是这么样子的呢?他们取天上的月亮,做成了紫砂壶,照亮了爱壶人的心头。
一、半月壶
陈曼生,“西泠八家”之一,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嘉庆年间,他在溧阳做县令。
此时的他早已进入了人生的不惑之年,心中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名利皆是过眼云烟。
某日夜晚,曼生抬头望月,只见一轮半月挂在空中,不由得想起了苏东坡的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曼生顿觉悲伤,提笔起稿,以夜空中明月为原型,设计出了半月壶,一把壶包含的是亲人,是故乡。
壶身呈倒扣的碗形,或半球形,其剖面是半月状。
壶把也极简单,嵌盖顶端配一小圆球纽或桥纽,简约而稳重,严谨而古朴,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二、却月壶
却月壶顾名思义,是取缺月为型,底部呈弧形凹陷,两侧以两平行平面削之。
具体到每把壶,则是缺少的部分面积不同。常见的有“满月微缺”和“半月缺”、“平底半月缺”等。
1、满月微缺
壶身弧形扁体却又是直壁身,如一轮满月下底有缺,恰好形成底足。长三弯流搭配圈把,比例合度。
壶盖作嵌盖式,小半弧形盖钮,正面沿平整,盖面亦呈弧形与身筒形成一体。
2、半月缺
壶身似尚缺一半的圆月,功能上置以平稳,桥钮起弧,口盖平整,与整体融切,圆润秀逸。
3、平底半月缺
和半月缺一样,是取圆月的一半为型,只不过把壶底做成了一个平整的面,可完全接触桌面。
4、拱门半月
却月壶与半月壶名称很接近,不小心便以为是一种壶型,但其实不是。不过却月壶和半月壶一样,都是望月感怀之作。
三、追月壶
“彩云追月”历来被民间视作向往美好事物的象征。追月壶为高海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此为主题设计制作之经典壶型之一。
高海庚以此题设计成壶,用简练的几何线条,勾勒出“半轮皓月”,下圆向上翘起,肩部两条充满生命力的弧线,似弯弯的月亮。
整壶一气呵成,以彩云为钮,画龙点睛,如梦如幻的效果。
古人以月寄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孤独;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是忧伤;
月还可以是美好、是爱人、是告别……
而取月做壶,也正如那天上的明月,倒映在每一位爱壶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