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4:萧龙士

(2021-03-27 17:25:19)
标签:

百年

书画

名人

印鉴

萧龙士

分类: 书画鉴赏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4:萧龙士

/潘飞翔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4:萧龙士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4:萧龙士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4:萧龙士


萧龙士(1889-1990),原名品一,字翰云,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盟盟员、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

1889516日(清光绪十五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府萧县萧场村,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入村塾启蒙,课余常用纸蒙在课本上描绘插图,也爱画野花、飞鸟。祖父见爱,借来画谱,供其临摹。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萧县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萧县师范讲习所,19082月(光绪三十四年)毕业,3月回籍在刘套筹办小学。1910年(光绪三十六年)被聘为萧县师范讲习所教师,1913年(民国二年)春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徐州)讲习科。1918年(民国七年)调任萧县教育局教育委员。1923年(民国十二年)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校,插班二年级,1925年毕业。1926年与王继述、阎泳百、王子云、李可染等共创徐州美术学校,易名为萧龙士。1932年先后在徐州艺术专科学校,铜山中学教美术。1935年与刘惠民、许彦达、范慈仁、刘光辉结为桃园五友。1939年苏豫皖边成立国立二十一中,应聘为美术教师。1943年先后任萧县流动中学和永城县中学美术教师。1946年在徐州与郑培心、李可染,佟苏丹、王祥甫、王寄舟等组织中原艺社。1950年正式拜齐白石为师。1952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5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1963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被推选为安徽省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1979年分别被选为安徽省四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1984720日北京成立齐白石艺术开发交流中心,被推选为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席,被聘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1985年和三位离休老同志黎光祖、蒋德功、张学祥一道组建松风竹雨社。19901017日,于合肥逝世,享年100岁。

擅画竹、梅、菊、松、兰草、荷花、牡丹、雁来红等题材,以兰、荷过人,兼攻山水人物。画风融南吴北齐画风于一体,上承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下启江淮大写意画派,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沉雄老辣。荷花小品,笔墨至上、形神兼备,枯湿浓淡、苍韵鲜活,笔简意赅、趣味无穷。兰花点线交融、穿插有致、浓淡相宜。以书画及题款来抒发自己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不慕荣利的崇高情怀。

一生致力于大写意花鸟,作画用墨尤为厚重,主张无论字和画都要厚重,只有厚重的功力才有厚重的笔墨。字画没有分量就没有看头,作画主张形是外在的,神是内含的,形和神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一件绘画作品,形是神的基础,有其形,才能传其神;神是形的主宰,有其神,形才获得了生命。故有形有神,形神兼备,才称得上一件好的艺术品。画荷叶主张当以泼墨、破墨、积墨三法为之,方可力透纸背、香远益清。提出用笔用墨“十不”:重而不浊,淡而不薄,简而不略,草而不率,轻而不浮,艳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恶,粗而不霸,细而不弱。

集花鸟、人物、山水画于一身的多能画家,是诗歌、书法与绘画理论诸方面都有深厚功力的艺术家,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其大写意绘画艺术是对吴昌硕、齐白石大写意的继承与发展,为大写意绘画史增添了承前启后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和创办了在中国画坛上具有一点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江淮大写意画派”,并挟新安画派在中国画史上有巨大影响。

一生画作达3万多幅,代表作品有《兰草》、《春兰》、《兰八哥》、《乞丐图》、《兰竹图》、《有根何处不发芽》、《墨荷图》、《兰香四射》、《皆大喜欢图》、《白梅》、《兰石芭蕉图》、《春梅图》、《雄鸡唱晓图》、《香远益清》、《经霜益艳》、《碧天垂影》、《牧童图》、《伯牙学琴图》等。著有画集《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萧龙士百寿纪念集》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