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2021-03-15 09:20:47)
标签:

百年

书画

名人

印鉴

于非闇

分类: 书画鉴赏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潘飞翔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1:于非闇


于非闇(1889.4-1959.7),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暗,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著名画家。

光绪十五年(1889)农历三月二十二日(阳历421日)出生,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

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46岁左右开始画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重古意,但师古而不泥古,创两宋双勾技法之新,自成画派。构图打破陈规,用笔刚柔相济,着色求艳丽而不俗。如画牡丹,取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而成,既能远观,又可近赏。且善在画上题诗跋文,配以自刻印章,使画面饶有意趣。勾线用笔以书法入,表现出形象的气骨,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笔法初以赵子固、陈老莲笔法为本,兼得圆硬尖瘦之趣,后以赵佶瘦金书笔法入画,笔道有粗细、软硬、顿挫、波磔的变化,不仅书意大增,且使线条具有表现质感、体积感、空间感的丰富变化。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作品之中,是一格基调,也是识别其作品的根本。在书法上,习宋徽宗赵佶独特的“瘦金体”,且相当有造诣,是近代写“瘦金体”首屈一指的大师。

代表作有《玉兰黄鹂图》、《红杏山鹧图》、《和平鸽图》、《果实来禽图》、《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暗漫墨》、《艺兰记》、《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研究》、《都门养鸽记》、《都门艺菊记》、《都门钓鱼记》、《于非暗工笔花鸟画选》等。

195973日逝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