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镜16:元明清铜镜

标签:
中国古代铜镜尾声 |
分类: 文玩瓷杂 |
铜镜的尾声——元明清铜镜
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汗国。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蒙元统治时期,战争频繁,仅14世纪上半叶,社会相对安定,加之元朝铜禁甚严,铜镜产量很少,工艺也比较粗糙。元代铜镜形制基本沿袭前代,主要有龙纹镜、汉梵文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八卦镜等种类。
1368年,明朝建立。此后200多年,社会比较安定,传统手工业逐渐恢复,即将消失的制镜业呈现出短暂的繁荣景象。明代铜镜存世数量较多,有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带柄镜等多种形制。明代早中期的铜镜比较注重动物纹饰,常见龙纹、虎纹、凤纹等。明代后期铜镜装饰以铭文为主,常见“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明代铜镜主要有双鱼镜、龙纹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吉祥铭文镜、五岳真形镜、仿古镜等品种。
清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最后阶段,清代铜镜无论数量、质量都不及明代。清代早期铜镜多继承明代形制,清代中期,铜镜普遍体型较大,以花卉为主要纹饰,多有“三元及第”、“福寿双全”等吉语铭文。早在明代,西方玻璃镜就已传入中国,但因数量很少,比较珍稀,只在上层社会使用,并未对铜镜生产造成威胁。清朝初年,玻璃镜大量输入,很快广泛流行,大大挤占了铜镜的市场份额。清代中期以后,中原内地的铜镜基本消失,一些边远地区虽然还在生产铜镜,但工艺质量已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