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上学的中国人,都知道唱一首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歌陪伴着共和国一代新人树立新的“三观",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红歌形成我国少年儿童儿歌的精神双子塔,相互依托,相互注释,相互彰显。然而,目前。这首歌的教育意义被一些人淡忘了。
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外孙对我说:“在路上捡到一元钱。"我问他为什么不交给老师?"他未回答,我就唱起这首儿歌提醒他,他马上领悟了,答应第二天交给老师。第二天放学后,我问他交未交?他愣了一下反问我:“已过了一天,再交给老师晚不晚?"从他打顿的反问中我擦觉外孙在交与不交的问题上并不那么纯,掺进了不正确的三观,我就耐心地给他讲"为什么":捡到的东西并不是捡东西人的,仍然是丢东西人的;若我们捡到东西归己,若是贵重东西,就违法了,违法的人就不是好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坏孩子,坏人就是这样变成的,丢失东西的人心里是不高兴的,若是我们自己丢了东西,别人捡到不交回失主,我们心里也会不高兴,把东西交回失主既是帮丢失东西的人,又是在帮自己。外孙听了这番话再次答应将一元钱交给老师。
第三天放学后,我陪着外孙将一元钱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收下嗯了一声,就马上言批评外孙不文明玩折纸飞机的事。
我心里一阵咯噔,感到老师忽视了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儿歌的教育价值。这首歌对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形成“共产主义价值观"有“顶天立地"的作用。
这里的“地"是孩子们常碰到的日常生活行为,是非美丑都包含在其中,孩子由于知事不深,常伴有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去掉错误的认知,接受正确的认知才是有效教育,才是教育者的职责。这件事的“地"指孩子个人,这件事的“天"是别人、他人、众人、人们、人民,帮孩子驾起从“地"到“天"的认知过程:如自己丢东西不高兴,别人丢东西也不高兴,你捡到东西交回失主即在帮自己,又在帮别人的道理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价值观。这首儿歌的教育价值就是不声不响将抽象高深道理寓于儿童的小事中。
这样好的儿歌永不过时,不管任何制度都需要培养我们后人最基本的道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而广施于人的现实体现。
我们做家长的还是学校老师都应重视这样好儿歌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更不能借口时代变了而忽视他,因教育孩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叔叔是人类共同的美好价值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