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一个高级认知"的再认知

(2023-06-26 16:18:19)

       在巜一个高级认知》一文中,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是社会公正的附产品,更应追求公正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

       对作者上述高级认知,理解作者行文的基本主旨:社会治理应更追求公正。但不赞成作者的推论:社会治理不加区分地以"基础"因素为优先,并错误认为经济不是社会基础,公正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的高级认知。理由是:

        1.结论的可理解性在于:公正是社会政治的集中体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抓住公正就抓住了社会治理的牛鼻子。重与不重视公正的利弊表现,赞成作者文中阐析。

        2.推论错在将“社会基础"不作具体分析,当成社会治理自然首选因素。形而上学地将“社会基础"当成社会治理"自然"的优先因素。我们知道,“社会基础"在哲学上只是相对社会“上层建筑"而言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以保证社会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选择什么因素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因素,是以保证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前提要求的,谁更需要社会多关注就选择以谁为优先发展因素,不是“天然"优先关系。而文作者将社会治理中“优先因素"的选择建立在“基础"一词的自然理解上,认为是"基础"必然优先,并进而片面地将“公正"当成"社会基础,牵强附会“自圆其说"。我国当前确立以经济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不是简单建立在"经济基础"理解之上的,而是认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相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落后了,要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一切因素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解决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这对社会主要矛盾。这是我国四十年来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前提。而包括文作者在内的相当部分人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而误将“基础"当"优先"的根本理由,陷于形而上学的错误中。若这样理解,在理论上,经济永远是上层建筑的基础,那么人类治理将永远以经济发展为优先,那作者上述的不以追求公正为主的社会弊端将永远不可克服。

      我们赞同在社会治理中坚持公正优先,是因为扭住了公正就是最大有效地、持续地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公正不是基础,而是社会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敬请包括文作者在内的人们从"经济增长"是基础,应优先,将经济与政治对立起来的片面社会治理认知中解放出来!

2023.6.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