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美的教堂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公元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被送回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公元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
1883 年 9 月 14 日,滴血大教堂举行了奠基典礼。历经 24 年的兴建工程,直到 1907 年 8 月 19
日才正式完工,并由尼古拉二世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国家政要及皇亲国戚均应邀观礼。1917
年俄国革命,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苏联政府在 1930
年初关闭了滴血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期间,引发了严重饥荒,教堂被用作蔬菜仓库,因此得到了绰号“马铃薯上的救世主”。战争结束后,它被用作附近一个歌剧院的仓库。现在,它是马赛克博物馆。按当时的设计要求,它必须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教堂外貌的艺术设计灵感,主要来源自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教堂,及红场上的圣瓦西里教堂。而教堂整体的具体建筑结构,则来自于修道院院长大司祭伊格纳奇依的构想。传说大司祭伊格纳奇依的梦境中显示出了这座未来教堂的设计蓝图。滴血大教堂被誉为世界十大最美的教堂之一,是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典范。
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第二天清晨,团友们还在睡觉,我早早起来,步行约2公里,拍摄晨曦中的滴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