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陆俨少

(2022-03-31 17:36:5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陆俨少作者:西山烟客

 [转载]陆俨少

[转载]陆俨少

[转载]陆俨少

[转载]陆俨少

在中国当代画家里,专以深入传统笔墨精华乞求变法的,能获得成功的

很少,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则更少。能深入传统而又形成自己突出风格的近代

画家,除了黄宾虹先生之外,大约也只有陆俨少先生了。 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陆俨少的山水

由“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20岁的临摹作品,即被冯超然认为可以乱真。他还临过王石谷、王原祁、戴醇士、吴墨井、恽香山等明清真迹。这些临本,功力殊深,格调高雅。他虽学“四王”却从不食古不化。在他看来,“四王”的作品,平心而论还是有存在的价值,有许多宋元遗法,赖“四王”而流传下来。他对画史上的大名家,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择优而取。他认为石涛的一种生拙烂漫的笔墨,新奇取巧的小构图,有过人之处,但其大幅,经营位置每多牵强窘迫,未到行云自如、左右逢源的境界。他学吴湖帆,并不因其名重一时,又是他艺术生涯中领路的前辈而奉为圭臬。他曾说:“当时吴湖帆的画有天下重名。他设色有独到之处,非他人所及。我有八字评他画:‘笔不如墨,墨不如色。’如果也走他这条路,研求设色,虽然他的法子可以学到,然其一种婉约的词境,风韵嫣然的娴静美,终不能及。人各有所禀赋,短长互见,他之所长,未必我也似之;而我之所长,亦未必他所兼有。我自度禀赋刚直,表现在笔墨上,无婉约之致,是诗境而非词境。他主娴静,而我笔有动态,多不相及。所以如果走他的路,必落他后;而用我所长,则可有超越他的地方。同能不如独诣,于是我注意线条,研求笔墨点线,笔笔见笔,不欲以色彩取媚,绝去依傍,自辟蹊径,以开创新面目”  读陆俨少的山水画,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陆俨少向来把传统文人画“天然去雕饰”视为创作的最高准则,但这种天然去雕饰,绝非一般文人墨客的笔墨游戏。他的画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为基点。他的画实从生活中来,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生活中的形象,而是一种对象化了的概括与提炼。他的画无做作的成分,却有经营的学问;无自怜自营的自缚,却充满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到清新、隽永、动感。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迈进中,富有强烈时代感的艺术,达到了山水艺术境界的新的升华。他的画,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陆俨少在其《自序》一书中曾说:“我认为,在70年代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70年代以后,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他还说:“我自认为近年来笔力比前较为雄健,一扫柔媚之气,然过此则流于犷悍。老年变法,释回增美,当时时警惕。因为所谓变法,不一定变好,也有变坏的可能。”从以上这两段谈话,我们可看出两点:一是陆俨少画风的变化是以70年代为转折,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陆俨少自己十分清楚,晚年变法并非易事,可能变好,亦可能变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