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
 (2019-03-30 17:50:50)
	
			
					(2019-03-30 17:50:50)		| 标签: 转载 | 
鸡血石因迪开石中含殷红艳丽的辰砂,宛如鸡血凝成,故名。鸡血石按产地主要有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
 
 
 
 
 
(一) 鸡血石的物质组成
 
 
成,并含高岭石、珍珠陶土、硬水铝石、明矾石、黄铁矿和石英等(质量分数常为1%~5%)
等其他矿物。鸡血石的“地”主要由迪开石或高岭石与迪开石的过渡矿物组成;而“血”主
要由辰砂组成,其中微粒状辰砂(5%~50%)被迪开石或高岭石所包裹,辰砂呈浸染状分布。
 
组成时,其质地细润,呈半透明状,犹如胶冻,有“冻地鸡血石”之称;当它含有较多的明
矾石(HM=3.5~4)时,其透明度降低以至不透明,光泽减弱以至无光泽,硬度增大,同时脆
性也增大;当它含有较多的石英(HM=7)、黄铁矿(HM=6~6.5)或次生石英岩化晶屑、玻屑
凝灰岩残留物时,由于这些杂质的硬度高于迪开石的硬度,因而有碍于鸡血石的美观和不利
于雕刻,工艺上称之为“砂钉”。
 
 
 
 
(二) 鸡血石的结构与构造
 
 
扫描电镜下观察,迪开石呈假六方板状或他形粒状,结晶颗粒细小(0.005~0.2mm),结构致密,为鳞片状集合体;而辰砂呈微细粒状、他形粒状或鳞片状,结晶颗粒细小(0.005~0.1mm),常聚集成斑块状、条带状等,分布于迪开石或高岭石与迪开石的过渡矿物中。
 
 
 
状或云雾状。线状是指辰砂微粒沿鸡血石的裂隙分布,当垂直裂隙面切割时,呈脉状,沿裂
隙面切割则呈面状,血很薄。而团块状则是指辰砂微粒呈团块状分布于鸡血石的地中或辰砂
与地融为一体,血深厚。
 
(三) 鸡血石的光学性质
 
 
浅黄绿、深绿、黑褐、黄褐、棕、黑、无色以及它们的混合色。地的颜色取决于迪开石的吸
收光谱中的峰位及峰高。迪开石的吸收光谱(用偏振显微吸收光谱仪测试)是由一个吸收边
和三个吸收峰叠加而成,其中主吸收峰是一个宽峰,在562nm左右,处于黄绿色的波长范围内,主要吸收黄绿光,当该峰高强时,黄绿光被大量吸收,剩余的紫、红光混合成紫光,则迪开石呈紫色;而当该峰高较低时,则仅吸收少量的黄绿光,使黄、绿光混合为黄绿色。
 
及分布状态所决定的。辰砂的颜色是由微量元素决定的。据陈志强等(1993)用电子探针分
析发现,辰砂中的Hg、S均发生类质同象代替,其中少量Hg2+被Fe2+、Zn2+取代;而少量S2-被Se2-、Te2-取代,且随着感光元素硒(Se2-)、碲(Te2-)含量的增加,血的颜色从鲜红向朱
红到暗红变化。当辰砂的质量分数小于9%或大于20%时,血色均不够鲜艳;只有其质量分
数介于9%~20%之间时,血色才鲜艳。辰砂的粒度大(>0.05mm),血色较暗;其粒度越
细小(0.005~0.05mm),血色越纯正;辰砂颗粒分布越均匀,血色越明快。另外,辰砂上所覆盖的迪开石颜色较深、厚度较大或透明度较差,迪开石对光的吸收也较多,致使血色较暗;反之,在辰砂上仅覆盖薄薄一层无色透明的迪开石,因迪开石对光的吸收也较少,致使血色更鲜艳。换言之,辰砂的颜色越艳丽、含量适当、粒度越小、分布越均匀及迪开石的颜色浅、厚度薄、透明度好,则血色鲜艳明快、纯正无邪,即呈暖色调,工艺上称之为“艳”。
 
 
光面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而其中的“血”(辰砂)可呈金刚光泽。
 
 
 
 
 
 
 
 
 
 
 
 
 
(四) 鸡血石的力学性质
 
 
 
 
3.韧性
 
(裂纹或隐裂较少)和性脆(裂纹或隐裂较多)之分。绵性鸡血石硬而不脆,多为水坑鸡血石
或靠近地表的鸡血石,石性柔和,特别受刀或奏刀,雕刻时,石屑呈刨花状,具有“粘性”;
而脆性鸡血石多为旱坑鸡血石或地下深处的鸡血石,石性脆裂,有时在雕琢快完工之际碎裂,
雕刻时,石屑呈渣状或粉状。
 
 
 
(五) 放大检查
 
 
(六) 特殊光学效应
 
 
二、鸡血石的分类和品种
 
 
 
 
 
 
 
交界的山区,是西天目山脉的南部延伸,邵家村所处的山区,旧称十二都康山岭,产石的一
段原名玉石山,现名玉岩山。昌化鸡血石血色鲜活浑厚,纯正无邪,但地稍差,因而有“南
血”之称。
 
 
主,几乎没有“软地”、“刚地”、“硬地”,且不含“砂钉”,但血色淡薄娇嫩,因而有“北地”
 
2.按“地”的性质划分
 
血石、刚地鸡血石和硬地鸡血石。
 
 
 
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低,HM
=2~3。主要有羊脂冻、牛角冻、黄冻、肉糕冻、芙蓉冻、藕粉冻、杨梅冻、桃花冻、玫瑰冻、五彩冻、水晶冻、鱼子冻、玛瑙冻、五彩冻、羊脑冻、蓝天冻、藕粉冻等。![[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 [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 [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刚地鸡血石
 
高岭石和明矾石组成,并含一定量的显微晶质石英。颜色呈白、乳白、粉红、黑、褐黄和浅
灰色,蜡状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硬度HM=4~6,性较脆,易碎裂。主要有刚灰地、刚褐地、刚黄地、刚白地等。![[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 [转载]鸡血石的成分与特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石英岩化凝灰岩或残余流纹岩组成。以灰、白二色为主,无光泽,不透明,无油性,摩氏硬
度6—7,性脆。主要有水泥地。
 
 
 
以上)、小红袍(血量占70%~90%)、刘关张(白或黄、红、黑色)、黑旋风(纯黑的地子)、红帽子(血色在料的顶部)、红腰带(血色在料的中部)以及夕阳红、翡翠红、彩霞红、牡丹红、芙蓉红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