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创建打造文明之城
(2023-02-17 17:45:16)全域创建打造文明之城
玉兔迎春到,花绽春光妍,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古城开封迎来了阳康之后,第一个满血复活的春天,看城墙内外,街头广场,勃勃生机一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湖堤烟柳,金池夜雨,在暮霭晨钟中诉说光阴的故事。
新年开新局谋新篇,2月8日,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指示,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城市更新等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对2023年创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任务,补齐短板,完善机制,全面动员,努力把这一惠民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统一思想、铆足干劲,全面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市委书记高建军强调,要明确目标,以全域创建打造文明之城,摘下“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创文目标任务。要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上下功夫;坚定践行创建为民,全面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和工作导向,把满足群众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强化典型引领,把“开封好人”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激励全市上下以先进典型为示范、为标杆;聚焦重点难点,切实增强问题意识,突出抓好迎接全国测评考核这个关键节点。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文明新篇章。
这几年,开封街头的花园和绿地明显增多了,骑行在大街小巷,沐浴在灿烂阳光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市民们不难发现我们城市的巨大变化。不要说春日里的桃花,夏日里的绿树,秋日里的落叶,甚至连冬日里的瑞雪,也因树木的陪衬,显得有了生机,一年四季,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大街小巷,处处有景致,处处有乐趣,城市处处流动着绿色风景线,树木繁茂,布局均衡,错落有致,功能完善,宽敞整洁的街道,精心布局的绿化带,诧紫嫣红的花卉,把开封装扮的格外靓丽清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赏景等多种需求,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树中,街在景中,成为展示开封城市美,生态强,环境优的多彩画卷。
如果说大街干道是城市的主动脉,那么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如果说景区广场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
近年来,开封市把改造老旧小区和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背街小巷常常是卫生清洁的盲区和占道经营的重灾区,路面破损严重,道路两旁是小商贩四次搭建的遮阳棚等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机动车根本无法通行,面对这种情况,我市各区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施工人员对背街小巷的墙体立面进行修补和粉刷,并对坑洼不平的道路进行修整,针对私搭乱建等
突出问题,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文明知识,积极引导居民自行拆除,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对违法建设进行依法整治,有效改善了城市面貌,如今,经过提升改造的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光鲜亮丽,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文明是一种习惯,在细微处彰显升华城市品格,为此,开封市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礼仪普及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民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面对干净整齐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文明和谐的氛围,市民变得更文明了,市民潘永斌每天到环城墙公园锻炼身体,而与他相伴的是一个小塑料袋用过的卫生纸,需要丢弃的杂物,他都小心的装到塑料袋里,锻炼结束后再投入垃圾箱,这一小举动却是一位普通市民呵护城市文明的具体行动
39岁的尤兰坤在大连路经营着一家烟酒店,他每天开门营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店外的地面清扫一遍,把门口的自行车摆放整齐,然后用抹布把门窗擦一遍,再用拖把将店里的地面拖一遍,大伙一提起他最直接的评价就是变讲究了,在他看来,这是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做贡献,作为城市的主人,市民的一言一行都是城市文明细节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商店门前干净整齐,就会吸引更多顾客,不仅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更是对自己负责,城市是我们的家,让城市文明和谐是每个居民的责任,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
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开封志愿者是开封文明大军的排头兵
截至目前,开封市注册登记志愿者39万余人,全市各级文明单位,街道,社区及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站近400个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内化于心,外践于形,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在开封种种凡人善举,诠释着城市的真善美,文明之花绽放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终将汇聚成这座城市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