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团圆传承好家风
(2022-09-13 10:13:41)中秋话团圆 传承好家风
开封回中 史朝霞
一个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秋天就成了风景。微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又是一年团圆月,又是一年中秋来。2022年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思念与感恩撞了个满怀在团圆的主旋律中又多了一份感恩,节日是文化和传统的活的博物馆,露是秋月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天南海北,无论贫穷富贵,家永远是游子心中深深的眷恋,路途再远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人潮拥挤也改变不了回家的决心。
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的心灵的港湾,动力的源泉,一个人越是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越能在好的家风中得到养料,在困难面前展现超于常人的韧性和气度。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家风事小,关乎当下和未来,家是港湾,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清白敦厚的家风就是人生道路上凝聚向善向上之力的精神支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和家一直是中秋佳节的永恒符号,家和与其相辅相成的家风家规家训,是中国人的核心文化,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总书记对家庭建设问题的深刻论述,既亲切温暖,又发人深省。
当今不少游子常年在外奔波,逢年过节才能与亲人相见团圆,在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年长的人给孩子们上一堂家教家风课,讲讲人生的智慧道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发扬勤劳,勇敢,孝顺,善良,处事谦让,为人诚信,知足常乐,待人以善的优良风俗,不但能起到正人正己,静心修身的作用,也能让在外学习工作的孩子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美好的家庭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需要勤去实现,但是,如果不懂得节俭,创造再多的劳动价值也随时可能化为乌有,对家庭和子女而言,最好的要求就是勤和俭,做到将是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阖家团圆的节日,聚餐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活动,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人都行动起来,让绚丽的文明节俭之花在餐桌上盛开。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需要每个家庭养成和孝之风,尊敬长辈,与家人和睦相处,是立身立家之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家的长辈,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己家的孩子,也爱惜别人家的孩子。和孝的家风,来自亲力亲为,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孝老爱亲,我们的每一个善举,每片爱心,日后都会以各种方式返回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的福报护佑我们前行。
君子抱礼义,不惧天地倾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注重礼义,看淡钱财,诗书传家,是中国古代治家的又一重要理念,在一个注重礼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将来才可能正道直行,有所成就,真正的财富是诗书礼义,是人生哲理,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物质满足。中国有句古话,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不动产。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良家训,涵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营造好家风良好氛围,引领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20大胜利召开。让我们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汲取追求真理与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