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店中学教学常规管理亮点

分类: 教务方面 |
巡店中学教学常规管理亮点
一、科学定制
既然是教学常规管理,依靠人管人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学常规”就得在“规”字上着手做文章,就要制定规矩。用规矩引领教师的行为,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使他们工作有目标,前进有方向。为此,我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与评价、辅导、校本教研、教学反思与总结表彰等教学基本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建立的制度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授课制度》、《作业布置及批改制度》、《教师课堂常规》、《教师教学反思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自修制度》、《教师教学考核制度》、《教师考勤制度》、《教研工作制度》、《月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工作奖励制度》等等。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推动了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对七、八两个非毕业年级实施目标管理,目标数额逐年增加,改变了以往在毕业前期学生成绩稳定了才定目标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学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齐抓共管
学校工作极为复杂,学校领导就得分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自然是教导主任分管。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占学校工作的比重可谓巨大,又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单依靠学校的教导主任不仅力显不足,而且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脱节而失去了配合。为此,我校创新管理体系,实施“双线”管理。“双线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同步进行。行政管理人员(蹲年级领导和年级组长)和业务管理人员(教务处领导和备课组长)根据要求,深入课堂,当场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和学生的学习实况,现场观察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课堂学习参与度,当堂检测教师本节上课的部分内容,了解学生知识方法的掌握度,这样就避免了以往行政管理人员只停留在外围和表面的蜻蜓点水式的检查,也避免了业务管理人员拉不下情面观念,做老好人,应付上级的虚假检查,获取的信息更真实,更丰富。
本学期,我们采取了一室三处(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下设三个年级组和五个教研组,实行条块结合的“双线管理”管理模式。教务处3个人分别负责3个年级的教学,七年级是管教学的副校长杨保平,八年级是教研主任刘季安,九年级是杨小华;每个年级又最起码有2个校委成员具体管理年级日常事务,具体是:七年级是杨保平副校长和刘季安主任,八年级是高剑波校长和董明坤主任和李玲主任,九年级是李晶品校长和杨小华主任。教研组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五个,分别由朱红丽、刘杰、陶艳红、胡建文、胡亚东任组长;每个年级的各科又分别确定了备课组长。各方面工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集体合作。保证了学校领导负责一个年级组,参加一个教研组,组织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
学校建立有行政值日检查制度,中层及以上领导轮流值日,负责督促检查学校教学巡堂、卫生等工作。认真检查记载教师上课,早、晚自习,中午午休、晚就寝情况,认真填写巡堂日志、校务日志、午休记载和就寝记载。鉴于学校实际情况,每月都要召开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总结会,总结得失,明确表扬或批评相关的人与事,提出下个月的具体工作目标和注意的事项。每学期召开四次年组学情教情分析会,特别是对七年级新生和九年级毕业生,不断加强养成教育,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三、落在实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不一定成方圆。对各项工作只布置不落实,制度成了柜子中的档案和墙上的摆设,那就是一纸空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重在执行,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勤于检查
一是查课。“双线领导“”不定时查,值日领导轮流节节查,对教师的上课、辅导实行检查。督促没有按时上课的教师积极上课,查明缺课教师原因并及时调整科目,保证学生在、教师在、阵地在,不能浪费学生一节课中的一点时间。对查课结果实行面对面指正落实,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
二是查教案,注重“入口”。对教师教案的检查,我校自始至终不放松,采取抽查和普查相结合、课前和课后检查相结合、随时检查和定时检查相结合,检查教师和调查学生相结合等方式,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出现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做的好的教师,在全校进行表彰。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查中,有很多教师的教案写的特别好,刘鸿凌老师的教案注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新课导入的设计,注重板书,书写详细,一个学期下来整整写了五个厚本子。
三是查作业批改,注重“出口”。我们对学生的作业每月要进行一次大检查。要求作业要按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布置,题型要灵活,题量要适中,作业的批改要根据年段及学生个别情况而定,尽量面批,要针对科目特点实行逐日批或逐课批,坚持复批,批改及时、准确,评语要有激励性并注明批改日期。学校对每次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总结,对优秀作业进行公开表扬和展示。
四是查检测(考试)。学期初,学校按照各班级各科进度安排,对检测的组织形式、检测结果以及试卷分析等逐项检查登记。在检查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诚信考试的习惯养成,注重试卷质量的分析,注重优生的培养和带动,注重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九年级实行月考制,每学期进行4次月考,一般和外乡镇学校进行联考,主要是和辛榨中学、木梓中学、棠棣中学、百花中学进行联考,考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总结成绩,找出不足,调整部署,安排好下一步工作。七、八年级是鼓励年级组自己实行月考,但是,期中和期末一定和辛榨中学实行统一改卷、统一分析、统一比较。
特别一提的是,我校考试工作组织的很严密,每一步骤都很到位,从方案的制定,考场的布置,考生的编排,单人单桌,双人监考,考场记载的填写,考试的要求,考前师生的动员,阅卷的记载等要求,查分的纪律等等都作了科学、严格的规定
五是落实常规月查。每学月的每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都要分别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组的部分教师的教学进行抽查,月底教务处还要组织专班对全校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检查,目前,本学期已经抽查、普查各3次了。检查内容包括:⑴(①课题、目的、重难点;②教学计划;③单元小结复习;④教案课时数;⑤教案评定等级。)⑵教学(①教师达标课活动;②电化教学活动③教学进度;④教学监控)⑶作业(①课外作业批改;②课堂作业批改;③评估激励;④误差点记录。)⑷辅导(①辅导计划;②培优补差;③学法交流;④家访—座谈—评教;⑤疑难错结集;⑥板报征稿。)⑸考试(①试卷批改;②成绩记录;③错误录、评讲。)⑹分析(①学科数据分析②班级数据分析;③考后分析。)⑺教研(①学习课改理论笔记;②听课、评课;③教学后周记、随笔;④课堂教学评价;⑤教研考勤;⑥教学月反思;⑦论文、案例、报告;⑧四优评比。)抽查时发现问题当面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全面检查后,写出检查总结,在教师例会上通报。力求将教学督导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2、深入课堂
课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我们树立了以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抓课改,以课改促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的理念。将“如何提高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业务学习的主题。通过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的有机结合,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推陈出新。学校以“一师一优课,一科一名师”为契机,以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听课为主要形式,以双线领导实施“推门听课”为常态,使教师不断掌握新理念、探索新模式、走向新课堂。通过听课和随堂测试,发现我们的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课堂教学效益也在不断地提高。
3、抓潜能生转化
潜能生转化这项工作已经被中心学校列入全镇教学研究课题,开学初,我校根据中心学校要求,制定了《巡店镇初级中学潜能生转化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潜能生转化制度和措施,根据上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确定课各班各学科潜能生名单,给每位教师分发了一本《潜能生转化手册》,给各潜能生建立了管理档案,学科教师要对潜能生实施跟踪管理,填写好转化记载。还要求每月对潜能生进行家访、谈话等。为落实好效果,学校还对转化好的教师实施一定数额的奖赏。
4、让反思成为习惯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为每位老师下发一个教育教学反思册子,格式统一,要求我们从十个方面去反思:反思成功的教学预设;反思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育机智;反思学生表现、教育管理;反思教学环节;反思媒体运用;反思板书设计;反思习题设计;反思再教设想。经过上述全面回顾和反思,找到实际与预设的差距,最后进行必要的归纳取舍,对原预设修改完善,扬长避短,就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高效循环之路。
5、实施多元评价
我们由原先的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我们也由注重重点生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评定教师教学效果,我们拿全班所有的学生成绩作参考,除了看优秀率之外,我们更看重的是及格率和平均分,包括中考奖惩也这样。另外,我们还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评教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遵规守矩
1、对中心学校的要求,我校一直是积极主动、按时保质、不打折扣的去完成。
2、资料装订齐全、完整。
注:教研这块我不熟悉,故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