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萌芽中的城市:美国乡村是如何实现工业化的?

(2023-01-28 14:36:22)

萌芽中的城市:美国乡村是如何实现工业化的?

 

1、概要

  本文研究了1880年至1940年间美国经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交互过程。本文发现,总的工业化中,仅有一小部分,可以归因为工人的重新安置,从较远的农村地区到工业中心,如芝加哥或纽约。相反,大多数行业转移发生在农村地区内部,显著地改变了它们的行业结构。乡村内的大多数工业化以如下形式发生——通过新的"工厂城市",带有显著较高的制造业份额,而不是现有城市的扩张。相比之下,现今向服务业的转移似乎使得现有的大型城市最为受益。 

2、启示

本文提出的实证规律,对于理解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这些证据表明,远距离的移居与行业转换不是非常相关。相反,乡村内部向新形成的工厂乡镇迁移对于工人而言,是更受欢迎的参与到工业化经济的方式。

其次,它们展示了一幅关于空间聚合力量作用的细致图景。这些驱动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工人聚集在新形成的城市,在制造业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同时,聚集效应不是足够地强到吸引工人从遥远的地方移居到现有的工业中心城市。

最后,乡村美国中的新城市专门从事可贸易制造业的工作,并提供显著较少的消费者服务,相比那些现有的城市。这些模式强调了可贸易行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并表明经济一体化在帮助乡村美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研究制造业兴起和最近向服务业转型之间的差异。虽然本文表明,乡村美国中的小村镇和新城市在20世纪早期的工业化鼎盛时期的繁荣,但近来向服务业的转型主要有利于大型现有城市,且加剧了空间不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