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群文阅读

(2019-04-02 07:34:38)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群文阅读

  ——读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有感

海门市海南中学   顾晶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已经从最初的单篇教读发展到了现在的单篇教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一体化。

语文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群文阅读是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取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可以强化阅读的主体,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速度,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理解、整合海量信息的能力,掌握多种阅读策略,感受、亲近文学的表达,培养在复杂情境中的思考力。

群文阅读的特征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在群文阅读中,组合文章的角度更多,议题可以包括“作家”、“体裁”、“观点”、“表达方式”、“人文主题”、“阅读策略”等等。

今天主要想谈谈“文体与群文阅读”中“散文这样教”。

首先通过与其他文体作比较来界定散文的特点。

 

诗歌

散文

小说

时空关系

非叙事性

叙述片段过程

叙述性

表现方式

主观表现

主客观融合

客观再现

表现材料

谋词

谋句

谋篇 

特点

以点状之象抒情

以片段之景、事表意

以完整故事关照社会

核心概念

意象

意境

人物、情节

 

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知散文是有叙事性的,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亦或是说理,都要有例子,都要有事件,都要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写所见所闻,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融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意境是什么?知趣,理趣,情趣,志趣。

由此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作家呈现出来的个性,所以解读散文就是要追索作者的原意

第二,追索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不要太早太快奔向主题。主题先行导致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不要长时间跑到文本外空谈“思想”,这会远离作者的语文经验,远离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概括一下,阅读散文,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陌生化的表达是指文中有特点的语段。

    总之散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孩子去关注语言,并且以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他们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想法、观点。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把握群文阅读中的散文教学的阅读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