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2018-12-01 15:40:40)
分类: 课堂探索

《河中石兽》教案

开发区中学    钱春华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四种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2难点: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科学精神”的道理。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反复朗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通读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http://s11/mw690/006HjN1bzy7pCRcyQrM9a&690


1、《铁尺铜牙纪晓岚》电视剧大家看过吗?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如果没有他的功劳,我们古代很多文化可能就要丢失了。纪晓岚因为这个功劳,他成为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部书《阅微草堂笔记》,你知道这是一部主要讲述什么的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河中石兽》

二、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1、给课文重要词语注音

  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p)  (mù)  (zhào)  (fèi)  椰(yè (yn)   (niè)   (sù)   (yú)   转转(zhun zhuàn)  臆(yì)断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句子停顿读出文言语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文言语感。

4、赛读

  5检查课文重点词句文意,疏通文意

三、任务驱动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2、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提出怎样的观点?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人物

寻找地点

理由

结果

探究原因

寺僧

求石兽于水中

 

不可得

没考虑流水、石兽、流沙的关系

寺僧

顺流而下

以为顺流下矣

无迹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流沙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考虑了石兽和流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

当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分析文中讲学家的人物形象,读出人物形象特点。

四:小组合作讨论

思考:面对寻找石兽这件事,诗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的观点为何会不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1、学生讨论         2、谈启示      3、读文中三个评论句

  总结:

  天下事物虽有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我们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而要遵循客观规律,理论联系实践,关注细节,全面深入地探究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用一种科学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http://s10/mw690/006HjN1bzy7pCRkhnIJ49&690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课阅读《阅微草堂笔记》

六、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根据常情,考虑不周

                 讲学家    空谈理论,主观      科学精神

                 老河兵    经验丰富,考虑全面  

 

教后心得

《河中石兽》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的确比较长,理解起来必然会有一定的难度。由此,本课的教学是重“言”还是重“文”,就成了整个教学设计的难点。就目前的文言文教学而言,一是重“文”,一是轻“文”,但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结果往往都是授课时间冗长,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文言文教学要“文”和“言”相结合,既要重“文”也要重“言”。

  文言文教学要改教读为导读,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在文言文教学时,要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先进行解决,并通过文本的提问对课所提到的重点词句一定要强调,力求全班同学都掌握,做到温故而知新。

     文言文的教学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文言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文言文教学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由此传递情思信息,语文信息,形象具体,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已,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文中石兽为何到上流去,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深刻体会。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要的是理性的反思、睿智的思考。教无定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力争创造出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来。http://s16/mw690/006HjN1bzy7pCRe53QPe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