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
(2018-11-30 19:13:05)分类: 听课火花 |
听课反思
三厂初中
乡村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一个提升能力空间的驿站,每一次的活动,都让自己收获满满。
上午听的第一堂课是徐立群老师执教的 《一棵小桃树》。徐老师的课,从课堂实施来看,教学环节清晰,从一棵树到一个人到一首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思考:小桃树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这一环节主要以诵读赏析为主。接着,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更深入的解读文本。然后,介绍贾平凹的成长经历,让孩子们找出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最后为小桃树写一首赞歌,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课后作业设计是写一段话: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她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当你遇挫而迷惘时,有没有一种植物在你心中停留?完成一篇随笔。这样能够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徐老师课的第二个特点是非常注重朗读,引领学生边赏析边诵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第二堂课是顾晶老师执教的《陋室铭》。《陋室铭》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顾老师的课重朗读,重点品析音韵美、情操美,以朗读始,朗读终,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顾老师的课也很实,对文中的每一个重点的实词和虚词都让学生做好充分的积累,文中每一个重要的句子都做了深入的品析,并补充了相当多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
最后是学员们的精彩点评,导师的精心指导。
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每一个人,每一朵智慧的火花都使我深受感染。是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在你给学生一杯水之前,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是一湖水。这样才能让你的教学更生动,更感性,更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