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评价标准
(2019-10-23 14:41:43)分类: 过程性材料(活动记录、报道、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价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
自 |
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资源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文本,通过上下文、图片、有道或简单工具书等理解词句和语法。能够合理使用生活和媒体上的资源,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纸质或音像资源。 |
|
|
|
2. 学生可以发生错误 |
忽略学生在口头表达上的语法错误。学生在超出自己表达能力时可以使用中式英语。 |
|
|
|
|
3. 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同伴进行小组合作 |
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兴趣等选择同伴。 |
|
|
|
|
4. 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 |
对开放性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对探究性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
|
|
|
|
5.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结论的展示 |
学生采用朗读、复述、采访、表演的方式。借助思维导图、小报、PPT的方式。 |
|
|
|
|
6. 学生可以参与课堂活动设计 |
师生、生生基于主题自主交流,生成与学生生活经验勾连的学习内容。 |
|
|
|
|
体 |
1. 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
有感情地朗读、表演,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
|
|
|
2. 学生与教师、同伴进行互动 |
围绕学习主题,发表有效观点,与同伴、老师运用语言、肢体、情感等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协商达成一致。 |
|
|
|
|
3. 学生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和想法 |
基于自己的理解,就同伴对文本的主题意义、结构、词句、语法等提出新的想法。 |
|
|
|
|
4. 学生会反思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比较、分析、发现、修正自己的不足。 |
|
|
|
|
5. 学生对学习有感而发,能获得学习结论 |
通过泛读与精读等学习活动,利用讨论、辩论,自主归纳学习策略。 |
|
|
|
|
创 |
1. 学生能提出新的学习问题 |
能够对某一学习主题或话题,深入思考,产生疑惑,大胆追问。 |
|
|
|
2. 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
学会用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进行自由选择和运用,达到有效阅读的目标。 |
|
|
|
|
3. 学生能用新颖多样的方式表达学习结果 |
通过朗读、表演、对话、采访、演讲、写作等方式表达学习结果。 |
|
|
|
|
4. 学生能灵活迁移运用,解决生活真实问题 |
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外国友人进行简单交谈,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如:购物、问路,就医,旅游等。 |
|
|
|
|
快 |
1. 学生获得同伴肯定 |
学生能从正面评价自己的同伴。 |
|
|
|
2. 学生获得教师的鼓励 |
学生在老师的激励语。 |
|
|
|
|
3. 学生掌握基本学习要领 |
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通过自然拼读或借助搜索引擎读准单词,通过联想学习和记忆单词。善于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善于利用图片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
|
|
|
|
4. 学生成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
学生乐于向同伴、教师请教,大胆寻求帮助。 |
|
|
|
|
5. 学生从合作中获得愉悦 |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得伙伴的包容、帮助、肯定。 |
|
|
|
|
6. 学生对后续活动充满期待 |
学生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感兴趣,主动搜索相关资料,主动预习。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