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蛙写诗》 案例分析  陆振烨

(2018-01-09 15:46:33)
分类: 过程性材料(活动记录、报道、

《青蛙写诗》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的一篇小诗,和以往一上较多识字教学不同的是统编教材更多的是这样小诗形式的阅读课文,简短却寓意深刻,初读起来简单,细读起来又不简单。这样的形式更贴近学生,要求孩子们在阅读的语境中识字,在识字的基础上阅读。以往的教学,我们碰到这样的小诗往往是先进行生字词的教学,然后教会孩子逐字逐句地朗读,熟读成诵后再理解意思,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很少注意有意识的句式训练,或者识字和练句也就是表达脱离。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当”这个生字的教学是个难点,让孩子会读会写是可以通过机械的操练达到效果,但是如何理解和学会运用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很困难。

1.难题如何给学生

局小的嵇文佳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恰当地挖掘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资源,把握了生字教学的时机,把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说话表达训练扎实。在教学诗中“当”这个生字的时候,师生有这一段对话:

师:这首诗里有一个字它有魔力,能让小动物们大变身。

生:……

师:大家来看这个“当”字。你看它把小蝌蚪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小逗号。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是通过“字词如何大变身”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来抛给学生的,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由想象、交流表达

当这个难题抛出去给学生之后,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表达,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体验,继而找出表达的规律。

师:还有谁也变身了?变了身他们会做什么?

生:水泡泡变成了小句号,它帮青蛙一起写诗。

生:一串水珠变成了省略号,他告诉我们小青蛙的诗还没写完。

师:你们真厉害,跟着老师一起说。小蝌蚪来当小逗号,摇呀摇着小尾巴;水泡泡来当小句号,飘呀飘呀飘上来;一串水珠来当省略号,游啊游啊游过来。你会说吗?

生:小蝌蚪来当小逗号,圆圆脑袋摇啊摇。

生:水泡泡来当小句号,咕噜咕噜往上冒。

生:一串水珠来当省略号,一二三四有六颗。

这个环节通过师生的合作表演,学生已经开始发散性表达,并学习使用这个“当”字,体会“当”字在句子中的作用。

3.学生得出结论、巩固运用

很多老师一定会感觉教学到这一步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嵇老师还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使用这个词,在运用中真正明白理解这个字。

师:“当”不仅能让课文里的东西变身,还能让小朋友变身呢。你看***来当领读员,声音好听又响亮。

生:今天我当值日生,打扫卫生最认真。

生:我当妈妈的好帮手,劳动起来最起劲。……

4.案例效果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所以具有情境化的课堂更能吸引他们,嵇老师用一句“有魔力的字”就吸引住了学生,虽然孩子们没有找到这个字,但是当老师说“当”就是那个有魔力的字的时候,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在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是自由的,是主动的。

2)由扶到放,感受文字。在孩子们不清楚文字是如何变身的情况下,老师做了一个样子,之后让孩子自有练说,感受文字的魅力。俗话说“人们只有在恋爱中才能学会恋爱”,孩子也只有在表达中才能学会表达,在这样自由的体验中学生既明白了“当”字的用法,又练习了表达,还体会了“魔力”带来的快乐。

3)勾连生活,学会运用。要知道,我们学习文字是为了运用文字,而真正的运用在生活中才能实现。老师最后让小朋友变身,就是把学会的语言运用到了生活中,学生会形成各种创造性的表达。

5.得出结论:

1.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的游戏精神更多体现在情境化的教学环节中。在情境化的教学环节中孩子的精神是放松的,思想是自由的,而且年龄小的孩子易于进入情境,过程体验会更加丰富有效。

2.语文教学中创造性表达的实现要基于学生生活,勾连学生生活。源于生活,才会乐于表达,自由表达;自由表达才会有创新,而只有基于生活的创新才能成为高于生活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