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板”、“短”……短板效应与长板效应

(2018-02-22 09:46:24)
标签: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汉字文化

古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的灵魂

分类: 汉字的正说、戏说与趣说

“板”、“短”……短板效应与长板效应《汉字的正说、戏说与趣说》

朱金才

十、以智为本  智慧双运

36. “板”、“短”、“矢”、

 “豆”、“长”、“肯”

 ——短板效应与长板效应

 

有人提出“短板效应,我却提出了“长板效应”。下面是“板”的古文字:

 “板”字左边是“木”,表示“板”——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最初是用树木加工制成的木板;右边是“反”,表声也有义,表示把树木一剖为二,正反相对,木板也有正有反,正反都一样平整。

下面左边是短板的“短”的古文字“短”字左边是“矢”。下面右边是“矢”的字源及演变。“矢”字甲骨文(第一个)像有尖利锋头和平衡旋尾的箭只,逐步演化为“矢”。

右边

      http://s16/mw690/006GPsAzzy7imMJjkL56f&690

“短”字右边是“豆”,表声也有义。下面是“豆”的字源及演变

“豆”本来不指豆子,而指可以盛液态食物的高脚器皿,相当于高脚盖碗,上部一横表示盖子,内部一横表示器皿中的食物。只能盛固态食物的竹制容器称为“箪”。

“短”字由“矢”、“豆”组成,表示像箭杆和“豆”一样不长。下面是与短相反的“长(長)的字源及演变,前三个是甲骨文

http://s13/mw690/006GPsAzzy7imMV0kTGdc&690

 “长”的甲骨文(第一、二个)像长发老人:下部有“人”,上部表示飘散的长发。古人认为须发受诸父母,不能剪发,因此年龄愈大,须发愈长,长发成为寿命长、年长的象征。第二个下部人的手下加了拐杖,第三个右边仍然突出长发飘飘,左边突出“又(手)”,后来演化为http://s3/mw690/006GPsAzzy7imN0jYK6e2&690,强调年龄大需要用手拄拐杖。于是逐渐演化为”,俗体楷书为“长”,简化字采用它。因而“长”用寿命长、头发长表示时间、空间距离大,也表示年龄大的长辈。

有人提出“短板效应,认为一个人犹如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所以要重视发现缺点,弥补不足。

而我认为,一个人犹如一座桥,能不能达到彼岸,不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决定于最长的那块木板,很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这就是“长板效应”。

一棵树能有多高,不决定于最短的枝,而决定于最高的枝;一座山岭有多高,不决定于最矮的山头,而决定于最高的山头;一条河有多长,不决定于最短的支流,而决定于最长的支流。姚明的成功不受制于他的不会写诗,而决定于他发挥身高的优势;刘翔的成功不受制于他不会弹钢琴,而决定于他擅长于奔跑。

所以,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不决定于他的短处,而决定于他的长处;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发挥长板效应,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所谓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一要善于发现长处,像周舟的父母那样。

二要发掘长处,培养长处,要发展长处,通过专门的、特殊的、超常的、顽强的训练,使之成为超越他人的特长。人具有巨大的潜能,所谓短处也可以化为长处,像华罗庚那样。华罗庚数学很差,但是偏要攻数学,变短为长,一个初中毕业生24岁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教授。顶级运动员都是这样训练出来的。比姚明个儿高的人有的是,但是没有成为篮球明星,就因为他们没有经受姚明的超常训练。邓亚萍个儿偏矮,四肢偏短,按其形体短处本来不适宜当乒乓球运动员,但是她发挥了她热爱乒乓球、动作灵活、有狠劲的长处,经过超常训练,形成了乒乓球特长,称为乒坛耀眼的明星。

三要运用长处,发挥长处。华罗庚说:“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这有几层意思。首先,谦虚地说,要勇于与高手较量,以便暴露自己长处中的短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通过与高手、内行、权威的较量,才能充分暴露自己的不足,获得内行的尖锐中肯的批评指导。

下面是“肯”的字源及演变

 http://s7/mw690/006GPsAzzy7imN4pcVM06&690

 “肯”字,下部是“月(肉)”,表示肌肉、筋肉。上部,金文(第一个)类似于“止”,有人认为表示筋骨交错,第二个上部是“骨”的省略,就是证明。后来省去一横,最后恢复金文字形成为“止”。因此“肯”本来指脚跟、脚踝、膝盖骨、胯关节、手腕、肘部、肩关节等骨肉筋腱相生、灵活有弹性的器官。肯綮(qīng )”是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肯”比喻言论正中要害。有了这些肯綮,肢体才能够活动,而且只肯綮(qīng )”正常“允许”才能活动,所以引申为能够、愿意、同意,如“肯定”、“首肯”(点头答应)。

“中肯”就是切中要害,而不是浮皮擦痒。只有真正“中肯”,发现自己长处中的短处,从而加强训练,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形成超人的特长。

其次,热情地说,要善于抓住机遇,展现特长,推销自己,争取被权威认可。初中生华罗庚写了批评大学教授的论文,敢于寄给当时的最高学术刊物《科学》杂志,被认可发表,清华大学才发现他,聘请他。一些草根歌星,不就是因为敢于参加种种比赛,获得权威认可,才名噪一时,轰动歌坛的吗?

最后,不妨“狂妄”地说,要敢于挑战权威,超越权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20岁的初中生华罗庚,就敢于挑战大学教授,成功地超越权威,这才在24岁就当上了清华大学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