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听课心得

(2019-12-19 09:18:17)
听《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一课有感
我有幸听了名师宋老师的《多边形面积复习课》。宋老师精妙的设计、精彩的互动、娴熟的教学技艺及她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发出赞叹,并由此引发我对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下面就谈谈听了宋老师《多边形面积复习课》一课后的感受。

在宋老师的课堂上,师生平等互动学习,宋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讨论、表达的机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又有不断的变化和提高。她还能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高。

既是复习,其基本目标必然是对一个阶段已学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将头脑中点状的知识结构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抓住学生关键性的认知漏洞或误区,让其暴露,进行弥补,让学生学得更全面、更完整。

在课始导入时,宋老师是这样说的: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联系各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整理出来。这样在复习整理的环节中,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及推导过程进行了自主梳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宋老师创设了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聪明才智:先是同伴交流五种图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后是学生独立讲解推导过程,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复习整理提高,再到实践与应用,始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转化,迁移等数学思想。学生从中不仅了解到了多种整理复习的方法,如知识网络图,而且学会了交流信息的本领。

二、在操作中比较,在观察中深化。

针对学生容易将多边形“面积相等”的范畴窄化为“等底等高” 这样的学情分析,基本练习后的变式,从三角形的变形予以展开。宋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如果要画一个三角形,它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你行吗?用最快的速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这样的三角形。”果然,速度要求之下,学生呈现的第一想法都是画出了一个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稍有不同的,只是形的差异。在深入思考、观察中学生的思维在此刻得以激活。这样学生在画中关注“形”,在“ 形”中聚焦“ 数”。

三、精心设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生长智慧。

贯穿本节课始终的“我想……”、“没想到……”,宋老师试图让学生在把“想”当做一种现象来予以关注,进入思考的状态;课中抛出的问题串——“在你画的这个三角形上,再画一个和它同底等高但形状却不同的三角形,行吗?”、“再仔细看看这里的三角形(等底等高的),是不是又能发现什么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只能是这些三角形吗?只有这些吗?还可以是别的三角形吗?”、“这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怎么面积就等了呢?”……,试图让学生在“跳一跳”中享受思考逐步清晰与深入的愉悦;紧随引导发现之后的追问——“你说这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是因为什么?”、“看出来没有,不论是刚才的梯形转化成三角形,还是三角形、梯形转化成长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试图引导学生积淀寻因问果、推理证明、归纳概括的意识和方法;还有那穿插其中的“多看一眼,就有了新的发现。”、“多想一想,就出现了这么多的情况。”、“互相说一说,就有了新的认识。”等评价点拨的话语,亦是试图引导学生感悟获得发现与思考的途径。促使学生感受思考的魅力。

通过宋老师《多边形面积复习课》这一课让我获益良多。研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带给我理念上的冲击和思索仍在延续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宽容
后一篇: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