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一篇博文

标签:
历史时尚 |
分类: 共产笔记 |
刘庆云
《易中天中华史》第三卷主要讲西周的井田、分封那些事,但作者既说事也说理,他发了一些感慨,撷取两个如下:
1,“总体上说,希腊文明是外向和进取的,中华文明则是内向和求稳的。我们的忧患,其实是对乱的恐惧,对治的祈求。因此,尽管两种文明都有翅膀,飞行方式却截然不同。希腊人是远航,我们是盘旋。因为远航,他们浴火重生;因为盘旋,我们超级稳定。甚至西周以后,无论怎样治乱循环改朝换代,都万变不离其宗。”
2,“事实上,有精神贵族才有贵族精神......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精神贵族。然而纵观中国历史,从先秦到唐宋,虽无中产阶级,却有精神贵族。但到明清以后,专制日盛,斯文扫地,精神贵族和贵族精神都日见稀缺,甚至被赶尽杀绝。中华文明的精神,可谓命悬一线。”
刚才打开新浪博客个人中心,最新的是下面的内容:
我赶紧打开《珍惜博客,吃好晚餐》来看,文章倒还是有,却不知道是谁写的。http://blog.sina.com.cn/u/1155425214上面的博主名字没了,所有博主的名字都没了。新浪博客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今天这个样子,鬼知道是谁的主意。
想起马克思说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资本论》)
易中天先生为了“减轻分娩的痛苦”,使用了“盘旋”、“超级稳定”这样的褒义词,我也有一诗一词,写的也是盘旋。
诗曰:
百代兴亡鬼打墙,谁能识得此中纲。
成王败寇刀枪举,猛将良臣帝后床。
天下人之天下也,祖龙心欲祖龙长。
玉旒黄冕曾轮替,难舍秦时老地方。
词曰(《忆秦娥》):
五千年,几番更替知循环。
徒然风雨,旧样河山。
今时MG秦时专,黎民寂寞声如眠。
无曾跨过,尧舜栏杆。
注:“忆秦娥”有平韵和仄韵两种格律,我用的是平韵。“无曾跨过,尧舜栏杆”,可怜,除了尧舜,或是剑侠,还有谁呢?我们自己当然不算。
202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