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蔣氏名門 |
南宋状元蒋讳重珍,字良贵,号一梅,系九十世之奇公六世孙。公生于宋淳熙己酉(1189年),卒于湻祐己酉(1249),寿年六十有一,谥号“忠文”。公世居宜兴,因其祖迈公于政和四年(1114年)徙无锡胡埭遂累世居之。公幼清贫,由母顾氏授学,因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为学者尤袤悉知,收为弟子。公之好学更兼克勤,无论衣食不济,或寄居僧舍,皆始终如一,攻读不辍,及至位高权重仍习生活节俭之风。公于南宋嘉定癸末(1223年)中进士第一,为吾邑蒋氏第一位状元。今于谱中录其遗墨略加整理,以便各位有心人阅读。 杂记篇 一梅堂记 宝庆十亥,皇上即位之四年也。重珍试吏苕幕,以病易鄞幕待次,归治药石,无容榻之地,解脱阃中簪珥,得败屋一区,洒扫扶持而居之。 癸已春,奉祠杜门,痼疾弗疹。目昏耳瞆,老态具见。乃于室之东南隅,撤旧而新之。为室一间两掖,置药炉、丹龜、蒲团,纸账于其中,将静坐养痾,以苟旦暮之命! 屋卑地狭,月余落成。故旧有诮予者曰:子其扫除一室之小,丈夫与吾视子幼孤,绳枢瓮牖,所居不能容膝。迁徙彷徨,将母而行,傍人篱落。窃一椽之庇,辄以为幸。今破屋视昔已过分矣!而奚以堂为?予竦然而悲曰:“是予之过也”。虽然吾岂以堂为乐哉!独念吾家,凋弊五十余年,生意几绝,某不肖,谬蒙宁庙亲擢,未几叨被皇上召对,名列班簿。么微此身,病废退休足矣!足矣!虽然此身父母之遗体也,可不敬乎?筑斯堂也,敬斯体也。乃所以报亲也。不然,则安宅何在?广居何在?而顾区区于此堂哉! 自斯堂之成,而可以求师也。凡齿德俱尊者,学可及人者,义理精熟者,克忠克孝者,博通经史者,深识时务者,吾于此下风而问焉。则身虽病而心不病矣!自斯堂之成,而可以合族也。凡资禀可教者,好礼知耻者,迁善远罪者,小廉曲谨者,贵而不傲者,贫不卑屈者,文艺自将者,多识事物者,吾於此因材而笃焉。则身虽病,而家不病矣!自斯堂之成,而可以取友也。凡能修而通者,能言而践者,卓荦而重者,淳静而立者,己知大体者,能勤小物者,虚心无我者,善如己出者,恶如无隐者,相观为善者,吾于此久交而敬焉。则身虽病,而道不病矣!心不病则不蔽。家不病则不替。道不病则不孤。贫无憾也!贱无憾也!存顺而殁宁也。呜呼!此岂忘其亲,而事其身哉? 堂之前有梅一株,清圆茂密,因以名。堂无所取义,示不改其旧也。 万竹亭记 余已记一梅堂,复为后圃开林为径,缚亭东偏扁曰:“万竹亭”。 亭有池,池上有梅,梅之外琅玕森然,向亭而立。如众贤盍簪,挺挺其清也,如三军成列,懔懔其严也。风清月明,发挥高爽,雨阴雾暗,韬晦蒙密。景物常变,皆启人意。 余时命苍头扶掖,病足自径而亭焉!非日涉成趣之谓也,非起居适安之谓也,其所感慨深矣! 余生于淳𤋮未年(1189年),时和岁丰,田里安乐。先君与诸父实居凤山,贫不聊生,故庐已属有力者。然茅斋方池,饱足幽趣。前植古梅,后列修竹。藜杖野服,日引儿侄从容其间。故余平时清梦,皆此时事,尝刻之家传,以写罔极之思矣!今是亭之营,本非求合。而梅老竹茂,浑然天成。时异事殊,心感情怆,见先训遗风,使余一刻之不能忘也。是余之一游一息。洞洞属属,如将见之也。可不谨之也哉!虽然园林之乐一也,而其所以乐此者,则有间焉。 盖先君诸父之乐此也,安于贫。而余之乐此也,厄于病!贫者循其理分之当,然病者出于形体之偶然。律之以原,宪之言则,大有媿矣! 先儒亦曰:“人多言安于贫贱,皆是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若稍动得,恐未肯安”。余之病废,抑近是与书置壁间,因以自警。 奏疏篇 权停招兵疏 方今,财最费于养兵。艺祖取天下,不过十五万人。绍兴初,外有大敌,内有巨寇,然兵数亦不若今日之多。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又招兵耗蠹愈甚。臣考核在内诸军,每月逃亡事故,常不下四百人。若权停招兵一年有半,俟财用稍足,始招丁壮,不惟省费,又得兵精。 上行都火封事疏 宋绍定三年史弥远以援立功柄国会行都火 公应诏上此疏 臣请进,本心外物界限之说。盖欲陛下亲揽大柄不退,讬于人尽破私恩,求无愧于己。倘以富贵之私视之,一事一动,不忘其私,则是以天下生灵社稷,宗庙之言为轻。而以一身富贵之所从来为重,不惟上负天命与先帝圣母,至于公卿百执事之所以望陛下者,亦不如是也! 昔周勃今日握玺,授文帝,是夜即以宋昌领南北军。霍光今年定策立宣帝,而明年稽首归政。临御八年,未闻有所作为。进退人才,兴废政事,天下皆曰:“此丞相意”。一时恩怨,虽归庙堂,异日治乱,实在陛下。焉有为天之子,为人之主,而自朝廷达于天下皆言相,而不言君哉?天之所以火宗庙,火都城者殆以此。 臣所以痛心者,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于火之。未然亦足以见人心之陷溺,知有权势,而不知有君父矣!他日有变故,何以倚仗?陛下自视,不亦孤乎? 昔史浩两入相,或五月,或九月即罢。孝宗之报功,讵有穷已!顾如此其亟,何哉?保全功臣之道,可厚以富贵,而不可久以事权也! 诗词篇 乐溪居万卷楼三首 小艇溪边月,来寻万卷楼。遂初读书处,鹤去白云留。 膡有溪山树,书楼迹已沉。故人不可见,遶树一悲吟! 万壑注清流,孤烟起暮愁。龙山半溪落,雁影过书楼。 自题云龙小隐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剑散,剑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有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喜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