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2018-11-30 16:58:10)《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安塞区第四小学课题组
近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学习吸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好的自主预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对语文课教学更显得至关重要,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我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下面就课题的研究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课题前的准备
1、课题主持人及时将课题立项情况向教研室及学校相关领导做了汇报,介绍课题的工作进展及设想,以求得教研室和学校领导在思想上、业务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2、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表示待课题具备开题条件后,将亲自参加开题会。
3、有了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支持,我信心倍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准备齐全了各项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由学校教务主任主持,并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参加。会上,课题主持人详细汇报了开题的准备情况,及开题后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问题征求了学校领导的意见,并于会后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修改完成后,于2018年4月底将开题报告上传到课题博客。
二、确定本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加强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实验的成功实施。
二是按时召开课题研讨会,制定研究计划,小结研究情况。
三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课题实验”专栏、开通教师博客。
四是结合学校“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实验研究,上好课题研讨课。
五是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六是参加关于小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论文的撰写、课堂赛教等活动,不断总结出研究经验。
三、课题研究具体开展情况:
(1)、学习理论、提高教师本身的素养。
(2)共同研究,制定计划。
课题立项后,我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好课题研讨课课程表。每学期从第四周开始上课题研讨课。
(3)加强交流研讨,共享集体智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方便课题研究的开展,学校在网站上开辟了“课题实验”专栏,为教师开通了博客,为教师加强交流,共享集体智慧搭建了平台,加强了同伴互助。
(4)、精心实践,上好课题实验课。
课题就是这样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实验探究活动的,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的碰撞。上课老师更是感觉自身上课水平的提高。通过这样的实验,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
(5)、课题开题后,按照申报书和开题报告中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课题研究。
目前,我们正处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过来一段与学生交流的结果,搜集资料,拟定论文的雏形,这个阶段将持续到2018年底。下学期开学后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与集结,并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并验收。
(6)、及时总结,撰写心得。
学期末,我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自己的实验心得。积极参加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的撰写。因为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我们力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不断的反思,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使我们的教育智慧随之增长。
存在问题:
1.我在一线教学实验中,具体的问题很多,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少,为我的论文撰写带来很大的负担。
2.撰写典型案例或教学片段分析还不够深入,有实际做法,但不能在材料中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和方法。
3.第一次开展课题研究,有着“摸石头过河”的感觉,实施过程不能得心应手。
解决思路:
1.要求实验老师加强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准确理解编排的意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预习题,组织好课堂教学,勤于反思。要加强针对性地改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预习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研能力。
2.强化实验教师对常规教学各环节的重视。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测试评价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且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加强课题组内的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