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报录比、真题分享,笔记资料【几深考研】
标签:
参考书考研北大国际关系 |
分类: 北京大学 |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25/f9c7fea57ae74e5fa89b86f499db2ee3.jpeg
大家好
我是几深教育小马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每年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的报录比是较高的,备考的学生对专业都是较喜欢的,备考北大,大家还是努力提高初试分数,2020年去除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仅招收了5人,最低388分如果是对院校向往,可以考虑科社、党史、政治学这三个方向,相对分数竞争要小一些,关注公众号研究生巴士了解更多考研专业内容参考书。
招生目录:
http://p6.itc.cn/images01/20200625/ced0b024a6ed4adbb5fdb77413f162c0.png
历年复试分数线:
2020年,公共课55,专业课90,总分345
2019年,公共课55,专业课90,总分345
2018年,公共课50,专业课90,总分345
推荐使用参考书:
政治学概论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三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2.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著:《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1
14.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
搜索w信息:kaoyanxiaoma在线咨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燕继荣老师的《政治学十五讲》编写的非常的系统,建议在复习的时候以此为主线。
国际关系史
1.《国际关系史》上册王绳祖武汉大学出版社(可参考法律版)
2.《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
3.《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
4.《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作者: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
5.《国际关系史》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
6.《国际关系史纲》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法律出版社
18年专业课考研真题:
2018年北大国关学院”639政治学概论”考研真题
第一大题: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30分)
1.延安整风
2.柏拉图的《政治学家篇》
3.阿罗不可能定理
4.均势
5.南南合作
6.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二大题:简答题(每题15分,总分60分)
1.辨析伊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说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刘禹锡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简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3.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4.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三大题: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
2.试析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和影响
19年专业课考研真题:
专业一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宗法制
搭便车效应
法国大革命中的国民公会
伙伴关系
军备竞赛
软实力
二、简答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遴选方法与任期特点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美国提出“印太地区”概念的战略意图
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其他专业作答前两题)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相互关系
从国际格局角度出发分析南海问题如何影响中国和东盟的互动和发展
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方向(选择论述)
分析战后世界政治演进的趋势
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例,分析近年来政府间国际组织对全球治理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国关专二)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维也纳四点
朝贡体系
上合组织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二、简答题
英国光荣革命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简述1933-1940年德意两国关系的演变
简述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内容及其影响
简述伊核协议内容以及美国为何退出伊朗核协议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分析1815年维也纳和会与1919年巴黎和会对待战败国严苛程度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2.冷战期间美苏未发生热战的原因有哪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