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7-10-26 18:43: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活动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课后的四字词语。
2.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教学设计:
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首都北京,在祖国东南大陆架有一个类似芭蕉叶似的狭长岛屿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日夜盼望祖国统一。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台湾秀美山川的的文章《日月潭》
复习生字词: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是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形成的。日月潭的风景有什么特色呢?
生: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中“风光秀丽”一词。
第一自然段我着重关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片,感受日月潭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美,之后找出文中对应的四字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最后让学生用简笔画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理解。
第二段是讲日月潭名称的由来。第二自然段抓住两个比喻句重点讲解。在授课时,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两句话,并齐读。然后出示填空题: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对日月潭的形状就有了明确的了解。但是我要让学生体会到日月潭形状之美,还要通过两组句子的比较。于是我又出示了这样两组句子: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在教学时,我指名读句子,并让学生说出两句话不同的地方,再想象本段第一至第三句话所刻画的画面。接着我又问学生:把句子里“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呢?为什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湖的南边的形状是弯弯的,像月亮,所以叫月潭,而月亮为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如果删去“弯弯的”,人们就不知道湖的南边的形状了,所以“弯弯的”不能删。那么“圆圆的”能不能删呢?我通过朗读让学生进行比较,究竟哪句话写得形象、读起来亲切?学生一听自然就得到答案了。在领导朗读这一段时,让学生懂得“圆圆的”、“弯弯的”和最后一句中的“日月潭”要读重音。最后做一个小练习:作者用两个形象的
(
讲读第三、四自然段。师:日月潭景色真是秀丽呀,日月潭早上、中午和雨天三个不同时候的景色更加迷人,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
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三、四自然段,看一看,你喜欢哪个时候的风光? 学生自由汇报,追问为什么喜欢,分别抓住“隐隐约约、倒映、清晰、朦胧”四个词语, 指导悟情朗读3.4段。
教师出示晚上日月潭美景: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物,你会怎么赞美它?
这里有起伏的群山,茂盛的树木,古代留下来的遗迹和建筑物。真是个旅游的好地方!难怪说——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