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考研真题参考书笔记——宋金戏曲

(2019-05-24 17:52:00)
标签:

艺研院考研

今天姜老师给各位同学分享一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的考研笔记。很多考生比较担心自己的学习进度,甚至去花什么时间去证实自己的进度慢还是快,虽然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包括报考的学校难度也不一样,所以给一个大概的进度情况:

9月份之前专业课所有参考书应该至少完成一遍并做好笔记;

9-11月份专业必须背诵3-4轮,专业课做题至少2遍。

成熟戏曲形态的出现

                             ————宋金戏曲

中国第一个成熟的戏曲形态是南戏,成熟时代在南北宋之交,地点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江浙地区。戏曲有自己的特殊形态,即,它是一种把诗,歌,舞的艺术因素统一起来,使之共同为戏剧模拟人生情境的目的服务的舞台表演艺术。

第一节 宋金杂剧的准备

.宋杂剧的播迁(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官本杂剧段数》有280中剧目分析,有滑稽戏和歌舞戏。)

1.北宋杂剧2.南宋杂剧3.辽杂剧

4.金杂剧:(亦名院本,行院之本,行院,大抵是金元人谓倡伎所居,金元院本别称“五花爨弄”“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净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宋金杂剧的体制特征:

1.结构体制:一场两段,即:前面是艳段;表演的是“寻常熟事”,开场引子:后面为正杂剧:上演正式的杂剧段子,为主体。南宋又有所发展,由两段结构改为三段结构,即除“艳段”,“正杂剧”以外加入第三段“杂扮”表演。

2.角色体制:中国戏曲在角色体制上的最大特点是行当制,宋杂剧中亦有五个固定的角色:末泥,引戏,副净,净末,装孤。

3.音乐体制:4.表演体制:

.宋金杂剧表演的美学追求。

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风格的喜剧性;内容的讽喻性;效果的突出性。

第二节  诸宫调的准备

诸宫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调的许多短套联成数万言的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辞海》

诸宫调对戏曲的成熟样式——南戏和元杂剧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诸宫调的发展历程:

1.兴起                       

2.分流:

3.金代诸宫调的作品有: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唯一完整的一部;还有金代无名氏作的《刘知远诸宫调》

A董解元《西厢记》分析:《董西厢》题材来源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结构宏伟,情节富于变化。全书分为八卷,彻底改变了故事结局,改悲为喜,把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改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可以认为,金代诸宫调是元杂剧重要的题材来源,是元杂剧成熟前最后的准备。

B《刘知远诸宫调》分析:(最早的一本,比《董西厢》还古老)金代刻本。在艺术方面。风格遒劲浑厚,语言朴素自然。上承宋代民间说唱技艺,下开四大南戏之一《刘知远白兔记》。

C元代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作者王伯成,元代著名戏曲家,与马致远是“忘年交”。

戏曲史意义:对马致远《汉宫秋》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诸宫调的戏曲史意义:

1.故事题材上:诸宫调为南戏和元杂剧提供了重要的可供改编的故事题材,对于戏曲叙事性因素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2.音乐体制上:诸宫调较为整饬严谨的曲调结构元代戏曲提供了音乐组织兴盛的范式。

3.艺术风格上:诸宫调语言通俗化,思想内容世俗化,审美情趣大众化的风格对南戏和杂剧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三节  南戏的成熟----宋代南戏

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南戏。南戏成熟于浙江沿海一带,温州一带被称为南戏的发源地。南戏还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多种名称。

一.南戏的兴起

1.南戏的诞生时间:一般认为是两宋之交,学界有两种说法。其一:南戏兴起于南北宋之交。

2.南戏的诞生地点:

.南戏的发展:

.南戏的体制:

1. 演出体制:

A副末开场:宋代南戏正式开场是由副末登场,念诵两首诗词吸引观众介绍剧情,这种开场方式被以后的南戏和传奇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延续几百年的开场方式。

B演出范式:从剧本上看,南戏分“出”演出,“出”是戏曲的一种段落划分,每出可长可短,主要以角色的上下场作为划分的依据,全部角色都下场,表演告一段落,就成为一出。

C 下场和收场。下场:下场的时候都要念四句七言诗,称为下场诗,可以独念,分独念,分念,合念。收场:又称为“收煞”,一般也是用四句七言诗结尾,简要回顾剧情,或点主旨。

2.角色体制:宋代南戏的角色主要分为七种:生,旦,净,末,外,贴,丑。

3.音乐体制:调式:五音声阶:宫,商,角,徵,羽,与北方曲调的七声音阶不同。演唱方式:以生,旦演唱为主,各个角色都可以开口演唱。歌唱形式可以独唱,对唱,合唱,轮唱,后台帮腔等。乐器:鼓,笙,箫,笛等“丝竹之乐”。

.南戏的内容:

南宋时期的南戏作品:《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乐昌分镜》、《张协状元》五种。其中《王焕》作者是太学生黄可道,《张协状元》的刊本署名为东瓯九山书会的双才人,他大概是一个下层文人,二人生平均不可考。

1.文人负心戏:

     《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张协状元》三种文人负心戏

 ⑴《赵贞女蔡二郎》剧情:“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

⑵《王魁》

2.才子佳人的爱情传奇;
《王焕》、《乐昌分镜》为爱情传奇,多是讲生旦二人的爱情几经磨难终于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多改编于唐宋文人传奇,多数属于文人的风流韵事,推测应当是文人介入戏曲创作后对前代文人创作的改写。

  ⑴.《王焕》剧情:P38

  ⑵.《乐昌分镜》剧情:南北朝丰年,陈朝乐昌公主与驸马太子舍人徐德言因战乱分离。临别将一面铜镜摔为两半,相约每年正月十五长安闹市卖镜为凭,争取夫妻团圆。后乐昌公主落入隋朝重臣越公杨素府中,徐德言辗转长安卖镜,两镜合一。杨素开恩赐还公主,夫妻“破镜重圆”

3.南戏剧作内容分析:

A内容上:早期南戏选择了最能抓住人心,牵动人的情感的爱情伦理和人世悲欢离合的题材作为自己的集中表现对象,这些故事多在民间口耳相传,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B基本模式:男女主人公情感发展与变化或者遭遇挫折,最终团圆或毁灭。

C题材范围:早期南戏选择爱情故事作为主要表现对象,题材虽较宋金杂剧狭窄,但是选择家庭生活与男女爱情为切入点能引人关注,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给南戏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

.南戏的舞台特征:

早期南戏在它成型的时候,已经奠定了中国戏曲美学特征的基本范畴,表现为:自由转换的时空处理;假定性,虚拟性手段的综合运用;程式化的雏形;表演手段的综合运用;化装与装扮。1.自由转换的空间处理2.假定性,虚拟性手段的运用P39;3.程式化的雏形4.表演手段的综合运用5.化装与装扮:

结语:南戏标志着中国成熟戏曲样式的诞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戏曲、戏剧、曲艺方向)考研参考书

 

《艺术哲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法)丹纳著 傅雷译

《人类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庄孔韶

《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戏曲、戏剧、曲艺方向)考研真题

 

专业课真题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个性化

2.独创性

3.神来之笔

4.道法自然

5.审美疲劳

6.孔子

7.王羲之

8.柏拉图

二、简答(三选二)

1.简析神似与形似

2.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

3.经典的魅力

三、论述(三选二)

1.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血脉

2.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3.分析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