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查询得到的资料简史如下。
却也“谁来就投降谁”,显得节操碎了一地。
第一,金兵南下时,衍圣公孔端友南下,成为孔氏南宗衍圣公。但孔端友的同父异母弟弟孔端操,却主动投降金军,成为北宗之始。后来的孔门,最正宗的就是北宗。
第二,蒙古、金、南宋三国并立时,天下竟然出现了三个衍圣公。投降蒙古的孔之全,还曾跟随蒙古军队与南宋交战,并为蒙古人战死。
第三,1252年衍圣公孔元措去世,孔子家族后人拉开了一场“衍圣公”争夺战,争相向忽必烈撒娇,忽必烈哈哈大笑:“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
第四,1644年顺治刚在北京登基,被崇祯册封的衍圣公孔胤植,就发来一份《初进表文》的贺文,歌颂顺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等。
第五,1938年,曲阜沦陷,孔令煜、孔德成立即宴请日军侵华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鲇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强“中日友善”。
此后,孔令煜立即和汪伪政府打得火热。他为汪伪政府站台,在纪念孔子诞生时,居然于电台公开发布《复兴东方文化击灭宿敌英美完成大东亚圣战》,要隆重举行国祭,并大肆鼓吹中日友善,文中说:“友邦日本,……既著先鞭,我国当策后效,以与共存共荣。”“适值参战朝廷之时,定能与友邦联为一体”。
1942年5月31日,经汪精卫日伪政府批准,恢复了礼孔典礼,大汉奸、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亲到曲阜祭孔,并称“惟先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定六经,师表万世。兹来阙里,瞻仰宫墙,敬荐馨香。”
1943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三周年,孔令煜马上予以电贺,称汪精卫“遵引国父遗教,收回各租界及治外法权,国际地位从此增高,得与世界列强齐驱并驾,旋转乾坤之功,实为从前所未有。”
可以说,孔圣人衍圣公于天崩地裂之时,不死不隐不走,居然风光无限地当上了大汉奸,实在是丢了孔夫子的脸。
总之,在“夷狄”来临时,在“夷狄”屠杀同胞时,在同胞水深火热时,孔子后人代代备受国人的优容,却率先背叛同胞,没有一个字的抗议,甚至争相献媚撒娇。
原因很简单,和国家同胞没什么共呼吸同命运的概念,心里只有孔氏家族,表现积极一点,“衍圣公”的地位才更牢固。孟子赞美孔子的“圣之时者也”(孔子是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让人无语的是,孟子一语中的,后人适应到了“谁来就投降谁”的地步了。
又,文革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孔庙进行保护,因此孔庙孔府并没有在文革中遭破坏。
读到此,郁闷之极。天边一轮斜月,洒向人间,清浊自分。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君,可笑了极。
人间教化礼为奴,卖国求荣更做儒。
只要保留衍圣公,孝忠廉耻义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