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2020-09-12 19:26:52)
分类: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 文本教学解读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与环境”,与本单元“感受自然之美”的人文主题密切关联。前面我们通过想象四篇课文中的“自然之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材第一部分呈现了自然之美的对立面——环境污染,通过四幅图片直观展现了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滥砍乱伐。这四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之前美好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强烈对比,发人深省,也激发了学生主动交流此话题的意愿。 教材的第二部分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两个具体明确的交流话题,旨在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为了不让学生举着小拳头空喊口号,教材利用泡泡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做法谈起,交流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学校、小区、家乡周边)的环境问题,讨论简单易行的保护环境的做法。 教材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评选等方式,选出十项简单易行的做法,印制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等地方的公告栏里,条件允许的学校或年级,可以借助美术学科的力量,以“我们与环境”海报设计大赛为主题,利用语文课与美术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环境保护小建议设计一张海报,鼓励全年级学生积极参加,并在全年级内投票,选出十张“最受欢迎的环保海报”,印刷成大海报,张贴在校园的公告栏里,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而且能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这次口语交际发挥现实意义,真正服务于生活。 最后,教材通过小贴士的形式,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训练要求: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是否与话题有关”从听说两个角度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发言学生在说之前要想想说的内容是否与话题相关,倾听学生要重点听并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有关;“不跑题”则从说的角度提示学生在说的时候心里要始终装着目标,时刻提醒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避免“越扯越远”或“不知所云”的现象出现。做到上述两条训练要求,才能保证交流活动顺畅。 结合上述的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1. 积极参加话题交流,思考并交流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选出十项简单易行的做法,形成书面成果; 2. 参与话题交流时,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二、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唤醒体验,引出话题 1. 准备自己家乡周边,或者与父母旅游时欣赏过的“自然之美”的照片或录像,与同学交流分享; 2. 交流话题:你有没有见到过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 (1) 交流自己从哪里见过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情景? (2) 出示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或短视频,引导学生说说看过之后的想法。 3. 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我们与环境”,关注两个话题。 【板块二】明确要求,展开交流 1. 思考并交流自己如何理解两个话题; (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范围都有哪些?(学校、社区、家乡周边) (2) 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进行简单分类(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 (3) 结合泡泡语中的具体做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做法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 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1) 关注小贴士中的目标要求,结合细化后的话题,说说如何判断别人的发言与话题有关(发表看法时,发言中应该包含‘身边’、‘具体环境问题’和‘我们力所能及的具体做法’等关键信息) (2) 独立思考,精心准备(可以借助表格做简单列举,在话题一和话题二之间建立联系,将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的做法相对应,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小组交流,结合小贴士中的目标要求,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价,小组内选出两条大家普遍认可的问题+做法,在班内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小贴士的目标要求进行评价激励,并对各组提出的做法进行梳理。 3. 讨论入选标准,形成十条建议; (1) 组织学生讨论入选标准(做法是否能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是否简单易行) (2) 结合入选标准,选择十条简单易行的做法; (3) 联系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张贴海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