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 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 (1)第四段 指名读。 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 是啊,“痒痒的” 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 生读。 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 (3)第六段 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还会有什么形状? 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出示句子练习: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孩子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我还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问题一抛出,孩子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仿照课文说一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pUxuewang.com』】 (4)第七段 树上都住了谁? (5)第八段 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 指导读。 (6)十三---十四段 一棵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的树 (7)十五---二十段 分角色加动作扮演读。 这水珠是什么? 4.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总结写法,拓展想象 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2.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3.把你想到的以《我变成了_____》为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头脑中一定有许多遐想不吐不快,适时进行拓展练笔,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颗树 痒 冒 变树 各种形状 弯 “咕噜噜” 趣事 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