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9-06-22 19:35:2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4.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教学建议
  1.引入法。大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孩子们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出示大象图片”“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2.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的耳朵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和兔子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优点?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大象的耳朵》去看一看吧。(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老师教读。(着重指导读好“耷、撑”等字)
  3.学生“开火车”读或者指名读。
  4.指名让学生读课件中的生字及词语,齐读、互读。
  会认字:似 耷 咦 竖 竿 舞 痛 烦 扇
  会写的字:扇 慢 遇 兔 安 根 痛 最
  5.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三、感知内容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帮助)
  2.学生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耷拉”“自言自语”“撑起来”等词语可以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
  耷拉:松弛地向下垂着。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撑起来:使张开。
  (3)学生之间互相解决。
  (4)教师解答。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1)文中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都有谁说了大象的耳朵?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
  (3)大象一开始是怎样做的?最后又是怎样做的?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4)由小组选派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成果向大家汇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
  (板书:大象感到不安——把耳朵撑起来——让耳朵耷拉着)
  四、拓展延伸
  读课文,想象一下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说大象耳朵时的表情,并请同学表演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